司馬懿看出他的心思,安慰道:“哥哥是否因為曹真、張合將軍、曹琳姐姐、高堂隆等一個個身邊的人不斷離去,而覺得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多了嗎?”
周揚歎道:“也許吧!而且今後還要死多少人,我心裏完全沒底,就黃河邊岸的時候,你差點命喪弓箭手之下,就連我也險些不能幸免,對於未來的事情,我真的掌握不了。”
司馬懿微笑道:“無論哥哥做出怎樣的決定,我都會永遠陪在哥哥身邊的,哥哥現在心裏最想要做的事情,是否先要解決這苦役之事呢?”
周揚點了點頭,道:“我在想,如果我以退出政壇為代價,換取一家人的平安幸福,也換得皇上解決苦役之患的話……”
司馬懿不等他把話說完,便直接接口道:“如果這樣能夠讓哥哥覺得舒服的話,我也會全力支持的。”
周揚有些難以置信地望著眼前這狼顧之子,直到這一刻起,他才真正相信了站在眼前的司馬懿,是真的沒有半點野心,也是真心幫助他的。
但問題就在這裏,司馬懿對他越好,他越覺得心裏愧疚。
況且司馬懿一直以女性的精神姿態與他在一起,這種微妙而暖昧的情感,更加令他覺得十分奇怪,而他又完全不會抗拒,導至心中矛盾重重。
數日後,龐德與東方朔領著數百突騎兵從西邊奔來,並帶來了一個不知是好是壞的消息。
原來郭淮竟沒有按照周揚的意思回軍,而是繼續前往與蜀軍抗戰,並且還把軍隊駐分批駐到了北原與陳倉兩處要道。
周揚奇道:“莫非郭淮他們已被皇上拉籠過去了?”
司馬懿則分析道:“這絕不可能,郭淮與費耀一直都是追隨張合與蜀作戰的舊部,而張合向來不參與政治鬥爭,隻是皇上有意利用他來對付哥哥你,況且郭、費二將所領的軍隊,大多是雍、涼兩州的人馬,他們豈會違抗哥哥的指令。”
周揚不解道:“那郭、費二將為何繼續西進?”
龐德道:“郭淮分析諸葛亮極有可能會跨渭登原,連兵北山,若是如此的話,必隔絕隴道,搖蕩民、夷。”
司馬懿恍然大悟,這才意識到了北原的重要性,道:“諸葛亮一向不會打死戰,郭淮不愧是追隨張合多年的智將啊!”
周揚問道:“看來我們暫時不能指望郭、費二將的軍隊,想要回洛陽,惟有靠裏麵的人了。”
司馬懿歎道:“如今外敵當前,內有苦役之患,東吳又一直虎視耽耽,如果這個時候哥哥退隱江湖的話,真不知道這個國家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時值五月初夏,西邊剛傳來了前線的最新動向。
當郭淮剛抵達北源的時候,塹壘尚未築成,蜀軍卻早已先到了。
幸虧郭淮等人率軍抵抗,才令諸葛亮攻而未克,兩軍暫時成對峙狀態。
與此同時,吳軍為了配合蜀軍作戰,起兵十萬三路攻魏。
周揚再也按奈不住,領著龐德、任浩等諸將衝向了城門處,指著守將喝道:“如今大敵當前,你們若是再不放開城門的話,最後麵臨的隻有國破家亡。”
城上弓箭手並沒有馬上對他進行攻擊,而是匆忙回去稟報。
良久後,隻見燕王曹宇親自來到了城門之上,怒道:“攘外必先安***賊不除,如何能與外敵作戰?叛賊若是打算強行攻城的話,那就放馬過來吧!”
周揚仰天閉目,深深地吸了口氣。
忽然隻覺得一陣怒火由心而至,猛然睜眼一看,曹宇身邊除了孫禮與王雙兩員猛將之外,齊寒與數名方士也早就來到了一旁,正隨時準備向周揚等人發起攻勢。
司馬懿在他身邊低聲說道:“現在就是哥哥做出最後決定的時候了,要麼放棄手上的權力,回歸皇上的手上,讓他能夠專心地對付吳、蜀聯軍,但是今後所發生的一切,哥哥將再無任何權力幹涉,包括全國各地的苦役。”
周揚知道自己再無法逃避了,因為現實已不容他繼續猶豫下去,惟有苦笑著接道:“要麼就是揮兵攻城,與我們的人裏應外合,一口氣將洛陽控製住,對嗎?”
龐德、任浩等將士們都表示,無論他做出怎樣的決定,都會誓死追隨。
郭大賢與白繞等黑山弟子們也擺出了堅定的態度,並認為泰山那軍來的吳放人馬,也一定會全力支持。
周揚隻感到腦子裏一片空白,再看了一眼城上得意洋洋的齊寒,終於下達了這一生中最痛苦的決定,沉聲道:“全力攻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