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走向專業化、職業化的標誌。盛唐國手以王積薪成就最大。圍棋步入了第二個黃金時代。
6: 五代
(1):五代時期
唐朝後,出現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人稱五代。戰火不斷,圍棋水準大
大下降。
(2):十國時期
十國時期,處於割據階段,各國圍棋水準不同,雖有佼佼者,但終因勢小而不成氣候,棋史有名的有南唐中主李璟父子,吳越的錢氏家族。
7: 宋
(1):宋代
宋太宗親自創製棋勢,還搜羅了大批圍棋高手養於宮廷。使宋代一開始就從高起點起步,進
入昌盛階段。到宋哲宗時期,職業國手十分活躍,職業圍棋迎來了有一次發展高潮。這時出現了
國手劉仲甫。他是我國棋史上繼盛唐王積薪之後的又一個界標式的人物。至宋徽宗時期,宮廷弈
壇的女弈發展呈現高潮。南宋亦重圍棋,但因嬉誤政,朝廷腐敗。至晚宋時期,圍棋活動最值得
表出的是士弈,以江湖遊士為主體,最傑出的人物當屬劉克莊。
8: 遼金元
(1):元
元朝是我國圍棋的衰退時期,但是元代圍棋的普及程度卻不遜於南宋,尤其是知識分子的戲弈相當流行。元文宗是元代最著名的好弈之帝。在元文宗的倡導下,朝弈曾盛極一時。
元代圍棋發展中最大的成果是〈玄玄棋經〉一書的編纂問世。〈玄玄棋經〉是江西廬陵圍棋高手嚴德甫於晏天章合作的傑出成果。〈玄玄棋經〉堪稱是我國古代綜合型棋藝著作的光輝典範。
9: 明
(1):明
明太祖朱元璋時期,文弈之風衰退。但宮廷棋壇卻呈現另一番景象,朱元璋好弈,相傳是下
模仿棋的鼻祖。
自明成祖永樂年間,棋類運動又重新步入了正常的發展軌道。永、宣時期的有記載的高手如:
錢允升、唐理、張應宿、朱雄。
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明代圍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其特點是職業圍棋出現了良好興盛勢頭,並出現了曆史的突破,由禦前走向社會。代表人物:趙涓、趙九成、範洪。
弘治、正德年間以李東陽、楊一清為代表的士大夫圍棋之風盛起,不但掀起了仕宦階層的圍棋熱潮,而且也開動了明代後期名公巨卿紛紛遊揚弈道的全新格局。他們還直接促成了明中葉圍棋流派的形成。京師派的崛起自是京中士弈浪潮推動的必然結果。我國士大夫圍棋實際形成了京
派和蘇派兩大陣營,共同開創了弈壇的振興局麵。以古越文化為先肇的徽州,其弈壇在明形成新
安派(亦稱徽州派),其開代祖師是汪曙。
明清之交,弈壇最負盛名的當屬過百齡。過百齡以創新的著法,結束了舊式套路的時代,為
圍棋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10:清
(1)清:
清初圍棋呈現群雄爭霸局麵,出現了一大批知名棋手,如周懶寧、周東侯、汪漢年、黃龍士。康熙初黃龍士成名之後,弈壇傑出人物是黃龍士和徐星友,人稱‘黃徐時代‘。
圍棋繼‘黃徐時代‘之後,便進入了四大家時代。四大家活躍與康熙後期至乾隆年間,從技術上說,中國圍棋已經攀登上了座子時代的最高峰。梁(魏今)、程(蘭如)、範(西屏)、施(定庵)四
大家在中國圍棋史上享有無比崇高的地位。
範、施創造了一個不可逾越的棋藝高峰,兩人並稱為‘棋聖‘。從此清朝棋道也走向沒落。
鴉片戰爭的爆發,使得圍棋運動進入低潮。晚清棋界最傑出的代表是周小鬆、陳子仙。兩人卒後,清末棋壇徹底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