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樂手 第十二章 離鄉
安駱要把鴿子帶到母親的墓前。
安駱想:自己走了,應該由誰來替自己和母親說話,和母親聊天。
他們家住的是一個小土樓,兩層,原來奶奶在這兒住,奶奶走了,母親在這兒住。母親走了,樓上的鴿子沒走,鴿子喜歡小樓,還有麻雀。從墳地回來他站到院子裏,鴿子在樓頂盤旋,在夜空擦過一道弧線,鴿子的叫聲在夜空穿行,鑽進他的耳蝸。就是這時他的心陡然抖動,開始把心計用在鴿子上,計劃著把鴿子往母親的墳樹上引。
那棵孤獨的墳樹上應該有鴿子的叫聲。母親喜歡鴿子,不然鴿子不會在家住這麼多年,不會黏著他家的小樓不走。鴿子是戀舊的、懂感情的,他記得母親臨走前坐在院子裏喂鴿子,他每天舀一瓢糧食放到母親坐的門墩上,母親把瓢放在腿上,看見鴿子,悠悠地撒過去一把糧食。那些糧食有時候是玉米,有時候是麥子,有時候是饃星子,有時候是輕盈泛紅的高粱子兒。鴿子聽見響聲落下來,小腿兒一跳一跳覓著糧食,頭一點一點地叼,鴿子站在院子裏,咕咕地叫,翹著頭等母親再往地上撒。母親的嘴角泛上笑,又抓了一把,鴿子又咕咕地叫。
鴿子叼一陣掠過房頂,母親艱難地抬著頭。傍晚的時候鴿子回來,再往地上尋把地上的食兒再叼一遍。
安駱準備了三種食兒,還有鴿子的飲水。學著母親一樣坐在門墩上,悠悠地往院子裏撒,院子裏砰砰啪啪的一陣,像崩在鍋裏的花椒。
第二天安駱換了一種食兒,他得籠住鴿子,讓鴿子習慣他,然後才實行他的計劃。第三天他撒的是一瓢小麥,一把把一粒粒晶瑩的小麥。
他本來想喂鴿子穀子的,可是他找了幾家也沒找到穀子,村裏種穀子的少了,穀子的產量低,種穀子麻煩,村裏人就煩了,自己吃小米也要去市場上買了,或者坐在門口等賣大米和小米的那個人來。村裏還種穀子的有三個人,一個是傅國軍,一個是年老五,一個是田白孩。三個人都是老頭兒了,沒事的時候在滄河灘裏開荒,三個人都是村裏最喜歡吃小米的人,在開的荒地上就都種了一片穀子。穀子遭小蟲子,小蟲子就是麻雀,麻雀一群群地往穀地裏飛。三個老人蹴在地頭,每人手裏握一個長棍子,長棍子頭尖上係了一根細麻繩子,繩頭上又係一個紅纓穗,麻雀一來長棍子就從一個老頭兒的手裏直起來,揉動在河灘的半空裏,紅纓穗像穿紅衣的小鳥把麻雀趕跑了。麻雀從這片穀地飛走又看到了另一片穀地,坐在地頭的老頭兒又往頭上揉繩子,麻雀又呼啦旋起來,麻雀又看見了另一片穀地。麻雀就這樣飛來飛走和三個老頭兒捉迷藏。所以他們都不再種穀子了,家裏人也不主張他們種,太淘神,又不天天吃小米,都是大米、玉米粥、小米輪流著吃的,天天揉一根棍子,弄不好腳踩空就麻煩了。安駱就隻好玉米、小麥輪流著撒,今天是玉米,明天是小麥,幾天下來一袋玉米和一袋小麥都落下去半截。安駱覺得差不多了,安駱坐在門台上對鴿子開始進行回憶性教育,對鴿子說:你們記得幾年前坐這兒喂你們糧食的那個老人嗎?就是我媽。當年吃食兒的也可能是恁媽或者恁爸。反正那個老人對你們不賴,現在她喂不了你們了,因為她搬家了,搬到村外住了,我找個時間帶你們去看看,做人、做鴿子都是要講良心的,不要人家不在這兒住了就把人家有過的恩忘了。又過了三天,安駱覺得差不多了,再沒有心的鴿子也該有心了,也會聽懂他說的啥了。要是母親有張大照片就好了,把母親的大照片放這兒讓它們看看。看看就是這個人,病得不成樣子了還天天喂你們食兒吃,她現在換了地方住你們說該不該去看看她,去陪陪她?安駱在這天差不多覺得有了自信,他在前邊走,讓鴿子跟著,臨出門的時候他揮了幾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