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192),六月。
張燕身死落雁亭,害怕被呂布報複的白繞帶著黑山軍投了袁紹,頓時間袁紹聲勢大振,得到黑山軍相助的袁紹在界橋以鞠義為大將,鞠義領其手下精銳大戟士,大破公孫瓚,公孫瓚北退幽州。
呂布無奈退回晉陽,同月,嚴傾兒於府中誕下女嬰,取名呂柔(玲綺)。
七月,蔡琰懷有身孕,萬分高興的呂布卻得知了一個驚天消息:五原郡郡守江睿投靠了鮮卑,引鮮卑大軍南下掠奪並州。
呂布以戲誌才為軍師,領軍三萬北擊鮮卑,一路連克報捷。鮮卑頭領檀石武連退數裏,從鮮卑各處調來重軍,企圖圍殲呂布全軍。呂布在戲誌才的計謀下,步步為營,陣前斬殺鮮卑第一勇士爾朱邪,大破鮮卑先鋒三萬。
檀石武跟呂布交戰數月,兵力物力消耗極大,請和。
呂布提出條件,鮮卑必須臣服與呂布,並且年年進貢馬匹與武器精甲。檀石武不允,再度與呂布交鋒,並且采取了江睿的謀略,秘密遣人去往並州,將江瑤所葬之處掘墳。
呂布聞之暴怒,不顧戲誌才的死命勸阻,領軍直追檀石武的鮮卑大軍,在半途中伏,所率士卒被射殺大半,鮮卑大軍抓住機會包圍封鎖,呂布兵困孤狼山。
於此同時,天子劉協下詔,以呂布勾結鮮卑為名,任曹操為衛將軍,統兵五萬討伐逆賊呂布,號天下諸侯共討之。
袁紹因之前呂布借機襲取冀州之事耿耿於懷,令顏良領軍一萬為先鋒,隨後親統大軍三萬往並州而來;曹操遣使者密見孫策、袁術、馬騰,孫策不恥曹操行徑,以江東未穩為由拒絕出兵,而袁術跟馬騰被曹操許以了好處,各自領兵前來助戰,與此自願出兵討伐呂布的還有荊州刺史劉表,徐州刺史陶謙,北海太守孔融。
曹操袁紹等諸侯於萁關合師,總共兵馬二十餘萬,西涼刺史馬騰從西邊進攻上郡,與曹操等人左右夾擊。
上黨郡太守張楊臨陣反叛,命令守將大開萁關,迎曹操等人入關,共討呂布。
高順將屯田之兵召回,分兵兩路,令張遼統兵兩萬和賈詡於上郡堅守,穩住馬騰,高順領軍五萬於壺關駐紮,對抗曹操等諸侯的二十萬大軍。
曹操就壺關三裏處下寨,休整兩日後,對壺關發動了連續性的多次進攻,但都被高順頑強打退。張遼在上郡表麵堅守不出,實則領軍截取火燒了馬騰的糧草,馬騰隻好遣人向曹操借糧,曹操命於禁李典親自押糧送往馬騰處。
張遼見燒梁不成,緊接著又派人去往西涼,用重金遊說羌族首領,再次於西涼發動暴亂。
馬騰無奈,隻得引大軍撤回西涼,平叛羌族。
上郡解圍,賈詡隻身入許昌,密見劉協,斷言曹操必為第二個韓信。
高順在壺關聽從荀彧之言,對諸侯大軍進行騷擾疲軟戰術,曹操休整數日後,對上黨郡發動總攻,力求拿下上黨郡,一天之內對上黨郡猛攻五次,高順死守不退,戰至暮時,死去的士卒屍骨堆積如山,血流成河,曹操退兵準備來日再戰。
當晚,東門守將郝萌、魏續遣心腹密見曹操,約定明日大開東門迎曹操大軍入關。
次日,曹操謹防有詐,隻命夏侯惇引一萬兵馬攻取東門,曹操親自領大軍強攻南門。
郝萌魏續見夏侯惇引軍前來,當即打開城門,夏侯惇大喜,從東門入,結果在城中中伏,被曹性一箭射中左眼,損兵大敗而退。曹操見夏侯惇大敗,方知中了荀彧之計,立誓要斬殺郝萌魏續。
眼看攻下壺關在即,天子遣使前來,當眾宣讀聖旨,令曹操克日班師許昌。
曹操氣急攻心,當場吐血昏厥。由於聖旨當著各路諸侯宣讀,曹操隻得遵從旨意,領著大軍頹敗回師許昌。
各路諸侯見主力的曹操退去,也都選擇了明哲保身,紛紛退軍,隻有袁紹嚐試夜晚偷襲過一次,卻被殺得大敗而歸,也隻好退回了冀州。
諸侯聯軍退去,高順如釋重負,令張遼為大將,鎮守壺關,準備親自領軍兩萬趕往鮮卑,救援被圍困的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