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章 江山,天下(2 / 3)

高順調度完畢,出發之際,卻見呂布領軍而回,滿臉的頹廢,三萬士卒北去,回來的卻不足三千。

史家記載:初平三年,溫侯呂布北征鮮卑,生平第一次落敗,加上壺關之戰,折損士卒共四萬餘,傷者無數,呂布軍元氣大傷。

初平四年(193),曹操父親曹嵩從徐州歸許昌,途中,陶謙部將張闓見財起意,將曹嵩殺害。曹操大怒,點齊三萬兵馬,以夏侯惇為先鋒,東征徐州。劉協令曹操不得妄動幹戈,曹操不聽,執意兵進徐州。

劉協聽從董承之計,召曹操進宮赴宴,企圖於皇宮擒住曹操,逼曹操交出兵權。豈料事情敗露,曹操先一步動手,令夏侯淵兵困皇宮。

席間,曹操不停飲酒,講述自己是如何想要一心匡扶漢室的夢想,訴說著心中的悲憤與失望。

曹操離開皇宮的時候,說起過一句話:今日起,寧我負人,人休負我!

從那日起,天子劉協再次淪為傀儡,被幽禁在皇宮內,任人操縱。一心匡扶漢室的曹操死去,野心勃勃的梟雄誕生。

行軍徐州之前,曹操以謀逆之罪將董承一族盡皆誅殺,用其血來祭旗。

曹操進攻徐州,連下十餘城,至彭城與徐州牧陶謙展開激戰。結果曹操大勝,斬首萬餘,陶謙退守郯縣,守城不出,曹操縱兵殺掠徐州百姓,坑殺數萬人於泗水,泗水為之不流。不久,又在郯縣以東大敗前來援救陶謙的劉備,然而兗州發生政變,曹操隻好火速撤軍,趕回兗州。

陶謙見曹操撤軍,將劉備迎進徐州,將徐州三讓劉備,並且表劉備為新的徐州牧。

入冬,蔡琰一胎兩子,呂布喜極,給兩子取名呂逸,呂痕,並讓張遼鎮守北方,防止鮮卑入侵,準備來年再次北征鮮卑,一雪前恥。

臘月,幽州牧劉虞率所部士卒八萬人,與不服管轄、屢屢抗命的公孫瓚交戰。劉虞久攻薊城不下,公孫瓚因風縱火,率其白馬義從大破劉虞。劉虞兵敗逃至居庸縣。公孫瓚圍而攻之,三日城破,俘獲劉虞及其妻子,不久,公孫瓚以劉虞曾與袁紹圖謀稱帝為名,將其斬首。劉虞死後,公孫瓚盡得幽州之地,割據稱雄。

興平元年(194)春,烏桓王遣使入並州,約定並州以北歸於烏桓統治,烏桓向呂布稱臣,年年進貢,並出兵隨呂布共同夾擊鮮卑。

呂布點兵,以張遼為先鋒,戲誌才為軍師,再次北征鮮卑,一路勢如破竹,鮮卑頭領檀石武請降,呂布不準,同烏桓軍前後夾擊,於封狼居胥山,生擒檀石武並江睿。

呂布命人押解江睿回並州,給江瑤重建墓塋,讓江睿做一輩子孤獨的守墓人,希望江睿能夠反思醒悟。

同年,袁紹聽從田豐、沮授的建議,以公孫瓚妄自殺害皇室宗親劉虞為由,列舉公孫瓚數十條罪名,以鞠義為大將北討公孫瓚,在龍湊、巨馬水展開激戰,戰爭持續十一月之久,最後公孫瓚白馬義從全軍覆沒,公孫瓚退至易京,兵困數月後,公孫瓚親手殺死妻兒,然後於地道中自焚。

至此,袁紹手握冀、青、幽三州,成為北方最大的諸侯。

入秋,徐州牧陶謙病死,劉備在徐州大肆招攬賢才,擴建自身實力,於城外尋得一名喚做單福的青年男子,腰間佩劍,兵法韜略無所不通。

興平二年,呂布得到烏桓進貢的良馬數千匹,重建驍騎營跟並州狼騎,並於入夏時分,進攻冀州。呂布軍在連下數城之後,士氣大盛,卻在上蔡連連受阻,被奇計連番打退多次,幾經打聽,才得知上蔡令甄逸聽取了一個清瘦青年的計謀,那青年喚作郭嘉。

呂布領軍將上蔡圍而不攻,幾經遊說之後,甄逸自知敵不過呂布,援軍又了無音信,才獻出城池,歸降呂布。

呂布入城,親自前往甄府,甄宓跟甄薑一眼便認出了呂布,呂布才發現郭嘉竟是那日定襄郡內所救之人,郭嘉也是始料不及。經過幾番考核之後,郭嘉終於認呂布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