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赫爾辛基,位於芬蘭南端,地處波羅的海東部芬蘭灣北岸的半島上,為諸多小島所環抱,有“波羅的海的女兒”之美稱。
赫爾辛基是芬蘭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它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天然海港,貨物年吞吐量占全國的一半。幾年前,美國《財富》雜誌評它為歐洲第三大重要商業城市。2000年時,它還被選為歐洲9個文化城市之一。
那年,我們是七月份來到赫爾辛基的,適值盛夏,但氣溫隻有20℃度左右,相當於北京的晚春。由於隻是靠近北極圈,赫市的夏天雖還不是北極地區的“極晝”,但“夜裏”兩點,太陽即冉冉升起,直到晚10點還可見落日餘暉。據說在冬天,一天的光照時間雖很短,但整個大地銀裝素裹,白雪皚皚,幾個月也不融化,再加上有些古老建築是乳白色的,整個景觀真是別有天地。人們都說,赫爾辛基是“北歐的白都”。
赫爾辛基,與世界上某些大都會不同,它的天際線並不很高。但建築頗有特色,既有古色古香的傳統樓宇,又有式樣別致的現代化大廈。最著名的建築群,集中在參議院廣場周圍。廣場、大教堂、政府大廈和赫爾辛基大學主樓,質樸而典雅,都是德國建築師C。L。恩格於19世紀早期設計的。最令人矚目的是高台階上的路德教會大教堂,它的綠色中央圓拱鍾樓,光彩奪目,高出台階六七十米,已成為赫爾辛基的標誌性建築。鴉片戰爭那年,這位建築大師在赫爾辛基過世,在他逝世後12年,這座大教堂才竣工。
走出參議院廣場,經過總統府,來到海濱廣場。這裏碧水藍天,與市內的綠草茵茵、寧靜秀麗,構成赫爾辛基夏日的北歐風情。與參議院廣場不同,海濱廣場有個露天市場,遊客可任意選購當地特產和芬蘭手工藝品,還有那應接不暇的咖啡座和食品排檔。說起餐飲,我發現這個國家的不少男士都喜歡過量飲酒。聽說當地對喝酒有個規定:到了18歲才準喝啤酒與葡萄酒,不到20歲是不準喝烈性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