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班牙,也是在歐洲工作期間的事了。
歐洲西南端的伊比利亞半島有兩個國家:西南部為葡萄牙;北部、東部和東南部是麵積比葡萄牙大五倍半的西班牙。西班牙的西北角麵對大西洋,北麵與歐洲大陸的法國和安道爾接壤,東瀕地中海,南麵隔海與北非最短距離14公裏。在南歐國家中,西班牙麵積最大,人口占第二位,也算是個地區大國了。
西班牙是個古老國家。曆史上曾被西哥特、羅馬、阿拉伯和摩爾人統治。自從移居西班牙的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於1492年航抵“新大陸”之後,西班牙逐漸成為海上強國,在歐、美(尤其是拉美)、亞都有殖民地。幾個世紀前,意大利、荷蘭和葡萄牙等歐洲國家也曾由它統治過。16世紀末葉,西班牙開始走向衰落,殖民地陸續獨立。
人們所熟知的是1936年西班牙爆發的內戰。當時西班牙人民奮起保衛第二共和。在德、意法西斯的支援下,佛朗哥於1939年推翻了第二共和國政府,建立了獨裁政權。那時筆者還在上小學。
1975年11月,佛朗哥病逝。波旁王朝末代國王之孫胡安·卡洛斯一世旋即登基。西班牙開始了民主化進程。1978年12月全國公民投票通過了新憲法,規定西班牙實行議會君主製,建立民主、法製社會。
在歐盟內,西班牙是個中等發達國家。它是一個旅遊大國,旅遊業成為國家外彙收入的主要來源和發展經濟的重要支柱。
我們那次到西班牙,飛越巴塞羅那,但未停留。巴塞羅那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也是主要的工業、商業中心。巴市具有悠久的體育文化傳統,國際奧委會前主席薩馬蘭奇就出生在那裏。從上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巴塞羅那曾三次申辦奧運會,但都未成功。1992年第25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終於在這個古老城市舉行,會上,中國運動員獲得了16枚金牌,在排行榜上名列第四。
首都馬德裏,位於西班牙的地理中心梅塞塔高原,海拔約670米,高於瑞士的伯爾尼,據說是歐洲地勢最高的首都和陽光最多的城市。一到這裏,就感到這個城市的風貌確有不同,既顯古老的文化藝術傳統,又現代時尚,從建築到街景,濃烈地散發著古代與現代藝術並存的南歐風情。青銅雕塑、大型噴泉、繁盛廣場,數不勝數。
從城北進入馬德裏,首先來到卡斯蒂利亞大道,這裏有一座一百多米高的雙子塔樓,互相傾斜,西班牙人叫它“歐洲門”。從遠處看,這座雙子塔樓,就好像兩個巨人在微微地向對方鞠躬,傾斜角度大約為15度,據說比意大利比薩斜塔的傾斜度還要大些。塔樓是美國人設計的,由西班牙人自己施工。今天,我們中國首都東三環地區也出現了兩座彼此向對方傾斜的大廈,不同的是,兩座大廈的頂部由一個懸臂相連接。
“西班牙廣場”位於市區西南部,廣場的正中央豎立著文藝複興時期的西班牙小說家、詩人和劇作家塞萬提斯的紀念碑。這位文學大師所寫的《堂·吉訶德》一書聞名於世。紀念碑就俯視著堂·吉訶德騎著馬和仆人桑丘·潘紮騎著驢的雕像。盡管那天烈日當頭,筆者還是掏出相機,在此拍照留念。廣場熙來攘往,遊人絡繹不絕。在紀念碑背後不遠處,矗立著馬德裏於上世紀60年代建造的兩座摩天大樓,一座是“馬德裏塔”,另一座是“西班牙大廈”。新舊互映,倒也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