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工作了10年,除出差到巴黎外,有時還途經那裏。對這個城市,印象較深。
巴黎在法國的北部,著名的塞納河從東往西流,把市區一分為二。從公元5世紀法蘭克王國在此定都之後,巴黎一直都是法國曆代的首都,現在同時也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到巴黎必定要去香榭麗舍大道,這條出色的大道東起協和廣場,西至星形廣場,全長1800米,最寬處約120米,不失為巴黎的地標。它位於塞納河右岸,既是遊客的觀光勝地,也是一處繁華的商業中心。特別是,法國的一些重大節日,如7月14日國慶日閱兵式和新年聯歡等活動,都以香榭麗舍為中心。
在香榭麗舍林蔭大道西頭星形廣場的頂端,聳立著凱旋門。凱旋門是拿破侖一世為紀念法蘭西軍隊而於1836年建成的,門高45米,從門頂可望見12條以凱旋門為中心輻射到四周的道路網,頗為壯觀。
離凱旋門不遠,在塞納河左岸的埃菲爾鐵塔高聳入雲,是巴黎乃至法國的標誌。1889年,為慶祝法國大革命100周年和舉辦巴黎世界博覽會而建造。以設計和建造鐵塔的工程師居斯塔夫·埃菲爾命名。塔分四層,高318米,一、二、三層對遊人開放,你可步行到一、二層,也可乘電梯到各層,直至三層。層麵越高,票價越貴。三層離地麵276米,若遇晴空萬裏,可從眺望台清晰地俯瞰巴黎市容。晚間,鐵塔有射燈照明,放射出鑽石般異彩,非常靚麗,如從鐵塔東南方向的蒙巴納斯大廈59樓望去,整個鐵塔就猶如一艘航行在夜空的遊輪。
盧浮宮作為博物館,已有200多年曆史。此前,它是座皇宮,法國大革命後被廢棄,遂成為博物館,該館麵積約6萬平方米,展品不下35000件,收藏很豐富,繪畫之多之精,居世界前列。最有名的藝術珍品有:達·芬奇的不朽之作《蒙娜麗莎》,這幅油畫也稱為《齊康多夫人的微笑》;具有絕代風韻的“米羅的維納斯”雕像和“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雕像等。博物館有一座唯一的現代化建築,那就是著名的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所設計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別具一格。
凡爾賽宮,距巴黎市中心大約20公裏,在塞納河的左岸。它原是法王路易十四在17世紀末建造的王宮。法國大革命後,被廢棄,1833年被辟為國家曆史博物館。我們是星期天去參觀的,遊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凡爾賽宮,麵積11萬平方米,宮殿外觀雄偉壯麗;宮內,瓊樓玉宇,金碧輝煌,到處裝飾著雕刻、掛毯和油畫。特別是鏡廳,原是國王舉行慶典和接見外國使節的地方,在一麵牆壁上鑲有數以百計的鏡麵,光彩奪目,富麗堂皇。在人們的印象中,凡爾賽宮堪稱一顆藝術明珠。出了宮殿,信步到庭院,一個寬大而秀麗的林園赫然出現在眼前。據說,庭園的麵積足有100萬平方米,光是園中的道路,加起來就有20公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