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歸(1 / 1)

第一章歸

人過50歲後,不論生理或心理,無疑開始進入老齡化了,我對家的依戀情結日益加重起來。

三月中旬,我剛從床上爬起來,習慣性地坐在電腦前打開了電腦,腦子裏還沒有想清楚該幹點什麼,“叮~~~~~~~”手機叫了,一看來電顯示,居然是久違的老娘,於是趕快接聽:“喂,您還好吧,有事嗎?”

“我倒還好,你爸腿子疼得厲害,家裏一群羊子沒辦法放了,你有時間的話,回家來幫下忙?”

“好的,馬上就去搭車。”

“這樣吧,明天老二會送藥回來的,你們一起回吧!”

“哦~~~~好的。”

老娘發話了,哪能不聽,一切照辦。尤其是老爸的腿疼病犯了,無論如何得回去孝順幾天。於是,趕忙了結些該處理清楚的事情,準備明天回老家。

老家在農村,住在山大人稀的山坡上。單家獨戶,山清水秀,柴方水便,四季飄香,按現代城裏人的看法,這是一個休養生息的好地方。然而,我們兄妹通過讀書參加工作後,感覺最值得驕傲的事就是跳出了農門,離開了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村生活。我們對這裏太熟悉太了解。

十幾年前,老爸光榮退休,告別了幾十年小學教師這份他很自豪的工作,並聽從我們三兄弟的安排,進城生活。理由隻有一條:老人有什麼大疼小癢的,看病方便。人一天天老了,又不是神仙,豈能無病?另外不明著說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老娘在農村種田一輩子,看到土地不種就不舒服,而且是那種十足的拚命三郎型的農民,進城了就看不到土地,再想種地都沒地方找去。

二老單獨在一套兩居室的房子住著,一應生活用具,我們都打點得齊齊全全。剛進城沒事做自然是不習慣了,於是帶著妹妹的孩子來縣城上學,早送晚接,一日三餐,倒也過得充實。

本來老家一直是妹妹和妹夫在經營。對於農村來說,他們過得還算很富足的。老家的茶葉很多,妹夫的生意理念也不錯,於是以茶葉為基礎,既摘茶賣鮮葉,也販茶做生意,後來還搞了個不大不小的茶葉加工廠。近幾年他們認為這種多種經營的生活雖然不算很差卻很累,就買了台農用車,在某中型城市的城郊一天到晚兜圈子喇叭叫賣,車上的廣告也花花綠綠的,一看就知道是某茶廠的專用銷售車。年底一盤點,這活兒不錯,收入翻了兩三翻不說,還輕鬆(相對農活而言)。於是,進城了,長期租下了一套房子住了,從農民搖身一變而做起了商人。不知不覺中,成了我家首富了,嗬嗬,此是後話。

老家房子空著了,沒人打理實在有點浪費。於是妹妹在孩子考進了重點高中離開縣城後,跟老人家商量:能不能回老家幫忙看看家?老人本來戀家,這一說正中下懷,立馬跟我們說要回老家居住,這城裏菜有農藥,肉是喂飼料長的,豆腐就是一包水,而且淡而無味,連雞蛋都沒有老家土雞下的蛋有味道。理由不僅多,而且我們沒法回駁,隻好按照老人的意思,表示同意。

於是,進城住了十年後,二老興衝衝打點行裝再次回到了鄉下老家。

第二天,很早,老二把車開到了樓下。

電話一打,我提上裝了幾件衣服的小包,當然沒忘記帶上兩條香煙,煙鬼嘛,(老家買東西不方便),上車啟程了。至於禮物什麼的,不用帶,用一句時尚的話說:家裏不差錢,吃的喝的三大冰箱,穿的用的更是多了去了。

於是,直接上車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