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路(1 / 1)

第二章路

轎車出了城。

老爸有病,我兄弟二人屺敢怠慢。雖然父親的腿病已經是多年的頑疾,但我們無意看到父親的痛苦和無助,兒女回到他身邊,哪怕僅有一聲問候,也會帶來無盡的喜悅,精神倍增比吃藥的效果好多了。

這條路隻有四十公裏的行程。鄉村公路,爬山之字拐,下河十八彎,即使沿河而行,也是曲折逶迤,行車速度那是遠遠趕不上一馬平川的高速公路,好在不遠,再慢也就一個小時就到家了。

看著眼前的路,望著眾多的鄉村岔道,河溝上新建的好幾座鋼筋水泥結構的橋梁,我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看過的首次通車的情景。

記得那是七十年代初,我和我的弟弟妹妹們都還是小孩子,有的已經上學,有的還剛剛自己會走路。

廣播是當時農村唯一知曉外界消息的通訊工具。通車的頭天晚上,廣播裏播了一曲《打不盡豺狼絕不下戰場》的京劇之後,傳來了男播音員吹氣試麥克風的“噗噗”聲,然後用方言播起了通知:“社員同誌們請注意,社員同誌們請注意,明天上午,縣革委會通知我們公社全體幹部群眾,認真做好迎接縣車隊首次來我們公社送貨的歡迎活動,各家各戶都要升起國旗,有條件的地方要組織起歡迎隊伍,揮動小旗,以示隆重。通車是我們公社的大事,各大隊革委會要認真對待,做了組織工作。下麵再播送一遍……”

第二上午,我家門前的旗杆上,飄揚著五星紅旗。我帶著弟弟妹妹,來到離我家不遠的一座山包上,居高臨下,眼巴巴地盼著汽車到來。汽車是啥樣的我們沒見過,隻見過修路的馬車,汽車的樣子是在小人書上看到的,真家夥是不是和小人書上畫的一樣我們心裏沒譜。其實那時渴望看到汽車的心情,和現在看宇宙飛船一樣。

一直等啊等啊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正在我們商量著是不是先回去喝點水再來的時候,公路上有個小黑點冒頭了。

“啊,快看,汽車來了!”我用手指著遠處剛剛冒頭的黑點。弟弟妹妹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瞪大了眼睛。

“那就是汽車,也叫卡車。”我這大哥可不是白當的,知道的當然比他們多。

領頭的汽車用大蓬布遮得嚴嚴實實,高高隆起的車廂,那一定是拉了滿滿一車貨物,車頭上還插著一麵小五星紅旗,迎風招展。

接二連三,車隊一輛接著一輛開過來了,走得很慢很慢,全是用油布包紮得密密實實的。第一次見到汽車,我們都很興奮,弟弟妹妹們一個個把我抓得緊緊的,腦袋瓜伸得長長的,眼睛睜得大大的,喝水的事早就忘到了九霄去外去了。

車隊前麵是大車,後麵的是小車,清一色的軍綠色。聽聲音前麵的車是“嗚嗚嗚嗚”,後麵的車卻是“突突突突”。多年後我們才知道開路的才是汽車,燒汽油;後麵小型的,那是柴油車,縣農機廠自己製造的車輛。我們看得到的不過兩裏多路程,這幾十輛車跑了好久還沒走過去。上坡地方,那些小車還需要用人在後麵幫忙使勁推。不過我們還是覺得汽車好厲害,拉了那麼多東西都還跑得動,已經很不簡單了。當時我想:如果長大了能當個司機該有多威風啊。

後來,我在工作之餘考了駕照,總算是司機了。我買了個二手長安麵包,休息的時候去跑跑客運,那時候跑在這條老家的公路上,車屁股後麵總是揚起濃濃的灰霧,跟在後麵的車輛,隻能拉開距離,否則會有看不清路麵的危險,汽車行駛的速度已經不再是當年的汽車所能比擬的。

這麼多年過去了,公路再次加寬了許多,柏油路麵上再也看不到灰霧揚起,兩車相會,不用減速,呼的一聲各奔東西。公路兩邊的山水房屋往後飛逝,木房子都換成了水泥平房,兩輪摩托,三輪農用車,小貨車比比皆是,甚至還有不少私家矯車出現。前四後八的大貨也能呼嘯在這條鄉間公路上。路過的每一個小集鎮,形形色色廣告,擺滿百貨的小商店,熱氣騰騰的小餐館,一改過去青一色木板青瓦房。

多姿多彩的生活正在從城市走向鄉村。

車速慢了下來,車子開上了一座成色很新的石拱橋,過了橋便離到家不遠了。路變得又窄又陡,彎道太急,我坐在車裏搖搖晃晃,路麵上布滿著密密麻麻的小水溝,好多地方路基石裸露在外麵。

“別急,慢慢開,幾分鍾就到家了。”我說,擔心一不小心會掛在了路坎的石頭上。

“嗯,再過一段時間,這路就修好了,據說修路的錢已經撥到鄉政府了,估計不出明年,這段路就改成水泥路了,嗬嗬~~”我無語,還是政府幹部知道的多,這天大的好事,我咋就不知道呢?

正是桃花盛開的時節,滿山都是盛開的櫻桃花,和農家門前的桃花交相輝映,偶爾看到路旁吊掛下來一枝映山紅,點綴著這青山綠水,提示著春天的來臨。

嘎的一下,我們的車已經停在了自家門前。車旁,那紫紅的芍藥花正含苞欲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