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屋(1 / 2)

第六章屋

芍藥花開過了,柑桔樹又掛上了白色的花蕾,一陣陣濃香撲鼻而來。

山裏風大。我家的竹園也大,曾幾何時,老爸從外地找來了三種竹子種上,分成三片,形成了房屋兩邊和屋後很大麵積的竹林,隨風蕩漾。當年,這些竹子不僅為我家擋去了狂風,也為製作竹用品用具提供了豐足的材料。竹席、篩子、背簍、提藍,甚至撈麵用的撈勺、豬欄用的欄杆、菜園用的籬笆、掃地用的掃帚,農活用的撮箕,無一不與竹子相關。竹園是一道靚麗的家園風景,也是一段曆史生活的寫照。

這天早晨,太陽還隻照在半天腰上。我到處走走,呼吸點新鮮空氣。發現竹園的竹筍已經冒頭尺許,到了挖筍的季節。於是我找了把鋤頭,在竹林裏一邊挖筍,一邊聆聽著枝頭的小鳥即興歌唱,不知不覺中挖了滿滿一背簍筍子。竹筍的鮮香不用我在這裏贅述,凡是品嚐過春筍的人都不會拒絕這道好菜。老爸看到我弄回來這一大堆竹筍,知道我不會處理這些食材,便告訴我:“竹筍要先剝掉竹衣,然後在沸水中煮熟去澀,再撈進冷水桶裏存放,吃時隨意烹調。”

於是他拿來一把木椅,把拐杖放在腿邊,坐下來示範怎樣去掉竹衣。父子倆就在門口的台階上,忙活起來。全部剝完後,他拿柴燒火,我把竹筍倒在加滿了水的大鍋裏,與老爸邊聊邊等待著竹筍出鍋。

竹筍熟了,我正起勁地從鍋裏往涼水裏撈。隻聽得屋外一陣狂風呼嘯,接著飄過來一聲響雷——這是要下雨了。想起老媽可能在地裏,我放下手裏的活,趕緊跑到外麵叫媽回來——我實在怕她淋雨淋出毛病來。媽剛進門,暴雨“嘩”地落了下來,隻下得天昏地暗,大雨蒙住了遠方的一切,伴隨著一聲聲炸雷,一道道閃電,地麵的積水轉眼間有了一巴掌深——好猛的暴雨,這場景多少年沒見過了,真令人震撼!一個多小時過去了,風停雨歇,太陽冒出了頭。春末夏初的天氣就是這樣,有點令人無法預料。

屋子裏傳來老爸的聲音:“屋頂出漏子了,要上去弄好。”我跑過去一看,堂屋的牆麵上一道剛剛流過水的濕溝。這三間老房是土坯牆,好處是冬暖夏涼,問題是淋不得雨水,不解決掉這個隱患,那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於是,我搬來了長梯,顫顫悠悠地從二樓接近了屋頂,終於找到了那片滑動過的溝瓦,在老爸不厭其煩的教導下,慢慢地把溝瓦挪回原處,接口弄嚴實,看來再下雨是不可能漏水了。

這三間土坯房還是八十年代的產物。在這之前全家人一直居住著四間木房子,據說是爸爸的爺爺留下的,單層,好些年前就開始動了白蟻。白蟻這東西專吃木頭,啃壞一塊,老爸就換掉一塊,甚至用柴油機油滴滴畏去毒殺白蟻,總是沒把這害蟲消滅掉。經常換這換那,不僅麻煩,也不是個長久之計。在我最小的弟弟參加了工作之後,家庭在經濟上略有了結餘,於是就動了起新房的念頭。鋼筋水泥那時是不敢想的,錢不夠不說,還沒有路拉到這坡上來。老爸說:“土坯牆的房子最好,冬暖夏涼,白蟻也不來,又能就地取材,做個三間花不了幾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