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水(1 / 2)

第七章水

昨天一場暴雨,把道場洗得幹幹淨淨,道場邊上的一排盆景,更顯嬌媚。

柑桔樹依然在早晨的陽光下揮灑著芳香,柑桔樹下的水龍頭上結滿了清苔,水龍頭沒有水,幹瞪著眼,望著下麵裝著滿滿泥湯的水池發呆。

暴雨,使這條已經好多年頭的塑料水管斷水了——源頭的泥沙又把進水竹槽堵了。

這是一條曾經的飲用水管,盡管現在家裏的飲用水是國家撥款專修的自來水,可這條舊水管一直沒讓它廢棄掉,這熟悉的流水聲既是一道風景,又可以用來就近澆澆花,灑灑菜,喂養牲畜,洗洗農具,還是很實用。

我順著水管,穿過長長的林蔭小道,一路來到源頭。

小溪溝,發源於上邊幾十米遠的水竹園裏,長年流水,久旱不幹。這條小溪,曾經哺育了我家好幾代人。溝裏長滿了芋頭葉和水竹麻,芋頭的葉子和水竹麻都是上好的豬飼料,而芋頭的莖則是餐桌上一道很樸素的菜肴。溝兩邊綠樹成蔭,把這溪流護在林中,幽靜極了,潺潺的流水聲就象一首永不停歇的輕快歌謠。

若幹年前,爸爸的爺爺用錘子和鋼釺在溝底石頭上硬是敲打出了我麵前的這個小水坑,我們稱之為“老水井”,在這裏,先輩們從這裏挑水回家,飲水做飯洗衣喂牲畜。

聽爸爸講,我未曾謀麵的爺爺就是在夜晚挑水的路上摔了一跤,腿骨碎裂,大半年臥床不起。

擔水方式一直沿用到老爸他們手裏,我的少年時代也曾和弟弟來這抬過水。

我伸手蕩了蕩老水井的水,清涼。井底已經積滿了厚厚的泥沙。

改革開放以後,爸爸自己動手買來了塑料管,就從這“老水井”的上麵用半邊竹管做成的水槽,把溪水引渡到旁邊一個不是很大卻方方正正的水泥池子裏,再從池子上裝上塑料水管流到家門前。

我仔細地清理掉竹槽上的落葉和泥沙,滿滿一竹槽水順流而下,嘩嘩地流進了小水池。

當我沿著當年挑水的路回到家的時候,水龍頭已經出水了。嘩嘩的流水聲又在這靜謐農家門前蕩起了不盡的歌謠。

一隻山鷹飛過天際,劃了一道圈子。“咯咯咯咯~~~~”屋後正在覓食的雞群受驚了,紛紛躲進茂密的竹林深處。我丟下手裏正在洗著的豬草,跑到屋後,“嗬~~~嗬~~~”大聲叫起來,正在兜圈子的山鷹隻好無奈地飛走了。一隻隻雞探頭探腦地從林地裏出來,觀察到危險遠去,才繼續放心找尋著它們愛吃的蟲子。老媽拿來一件紅色的舊衣服,要我掛到了那棵高大粗壯的竹子上麵,說是這個可以防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