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施瓦布(1792~1850),是德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生於符騰堡宮廷官員家庭。曾任席勒的老師。1809至1814年在蒂賓根大學攻讀神學和哲學,結識烏蘭德等著名文學家。1815年去德國北部地區考察旅行,結識歌德和霍夫曼等人。他在文學上的主要貢獻在於發掘和整理古代文化遺產,曾出版《美好的故事和傳說集》、《德國民間話本》和《希臘神話》。他的主要詩集有《博登湖上的騎士》、《馬爾巴赫的巨人》等。
希臘文化源於古老的愛琴文明,他們是西洋文明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在那原始時代,他們對自然現象,對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難解,於是他們不斷地幻想、不斷地沉思。在他們的想像中,宇宙萬物都擁有生命。然而在多利亞人入侵愛琴文明後,因為所生活的希臘半島人口過剩,他們不得不向外尋拓生活空間。這時候他們崇拜英雄豪傑,因而產生了許多人神交織的民族英雄故事。這些眾人所創造的人、神、物的故事,經由時間的淬煉,就被史家統稱為“希臘神話”,公元前十一二世紀到七、八世紀間則被稱為“神話時代”。神話故事最初都是口耳相傳,直至公元前七世紀才由大詩人荷馬統整記錄於“史詩”中。
希臘神話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珍貴遺產,她對世界文明產生過巨大影響,例如:“人類的五個世紀”“普羅米修斯”“阿耳戈船的英雄們”“赫刺克勒斯”“俄底浦斯”“特洛伊戰爭”等故事,自古至今一直為人類所傳頌,並賦予曆代小說家、詩人、劇作家、畫家、雕刻家、音樂家以再創造的靈感。西方文化有兩大支柱,一支是《聖經》,另一支是《希臘神話》,分別熟悉一下這兩大支柱,將有助於理解西方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希臘神話是歐洲最早的民間口頭傳說故事,反映了古希臘從公元前11世紀到前9世紀被人們習稱為“荷馬時代”的那段曆史,讚頌了古希臘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它以豐富的想象和精彩生動的情節把人們帶人群島環繞、海陸交錯的愛琴海區域的古代文明中。
希臘神話在世界各民族神話中發展得特別完美。在最古老的神話中,就講到了天地開辟,眾神誕生,人類起源等,體現出濃鬱的人本主義色彩,神靈高度人格化,即“神人合一”。神所經曆的生活,就是人社會化的生活。對神的肯定和讚揚,實際上就是對人的肯定和讚揚。
在古希臘人的想象中,神與人是同形同性的。人和神同樣具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欲。古希臘人認為神是人最完美的體現。他們按照人的形象創造了神,眾神不僅有人的形體,而且也有人所具有的各種感情和生活需要,以及人所具有的各種美德和惡習。神與人的差別僅在於神比人更聰明、更高大、更有力量且永生不死。他們既有人的體態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樂,參與人的活動。希臘神話中的“神”實際上是人化了的神,希臘神話中的“人”實際上是神化了的人,顯示了希臘神話的進步性、現實性。神與人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是永生不死的,而且主宰著人間的禍福與命運。而英雄則都是神與人所生的半人半神。實際上這些英雄都是集體力量和智慧的代表,他們反映出古希臘人在戰勝自然力量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勤勞勇敢的優秀品質。希臘神話展現了人類童年時期的天真淳樸、活潑浪漫,以及希臘人渴望征服自然的頑強意誌和美好理想,形象生動,意境優美。藝術手法上,既有浪漫誇張,又有現實描寫,表現出希臘人民的豐富想象力和極大的創造力。
希臘神話反映了一些神化了的曆史事實,如特洛伊戰爭、七將攻忒拜等都是有曆史依據的;許多都是人們對某種現象或事物來源的解釋,如關於普羅米修斯的故事就是對火的來源的解釋。神話也反映了人民的社會實踐及對生活的期盼。神話是任何藝術不可或缺的條件和原材料。它既是世界,又是土壤,唯有根植於此,藝術作品才能吐葩爭豔,繁榮昌盛。希臘神話不僅是希臘文學藝術的土壤,而且對後來的歐洲文學有著深遠的影響。希臘神話中的許多情節如今已變為西方文化中的一些最基本的結構。總之,希臘神話成為我們了解西方文化的捷徑。通過這一個個鮮活的人神並存的故事!我們可以了解西方精神的起源,西方藝術的輝煌,我們可以以一種更加理性和智性的態度來省視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提高自身的修養。
《希臘神話》為讀者敞開了一扇觀察和認識古希臘乃至歐洲文化的窗口。作為反映古希臘神祗和英雄故事的《希臘神話》的確給人類的文化生活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