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年的老仇現在一齊迸發;兩方的人都出死力相拚。奧丁敵住了芬利爾狼,托爾對著巨蛇尤蒙剛德,提爾和惡犬加爾姆戰成對手,弗雷和蘇爾特爾、海姆達爾和洛基戰在一處,其餘的神祗和恩赫裏亞們也顯示威武。——但是命運早已指定諸神必得失敗;首先是奧丁被殺死了。由芬利爾狼所代表的惡的潮流,即使是奧丁也抵擋不住。芬利爾狼越鬥越勇,身軀也越來越大,直到最後,它的血口上撐著天,下挫著地,將奧丁活吞了下去。
沒有一個神能抽身救奧丁。弗雷雖然勇武,可卻被蘇爾特爾的火劍刺中了要害。海姆達爾稍占上風,可當他一劍砍死了洛基的時候,自己也傷重而死。提爾與惡犬加爾姆也得到同樣的結果。托爾和巨蛇尤蒙剛德惡戰良久,終於一雷錘打死了這惡魔,可是巨蛇身上噴出的毒血也將托爾毒死。
維達爾從戰場的一角衝過去,要報父仇。古老的預言現在又要應驗。維達爾準備了很久的厚靴子現在起了作用;他的獨腳踏住芬利爾的下顎,兩手用力抓住它的上顎,用力一扯,竟將這怪獸撕成了兩半。
此時,其餘的神祗們和恩赫裏亞們,全都死傷將盡;火焰巨人蘇爾特爾揮動火劍亂舞,天、地,以及冥土九界都立刻充滿了火焰。生命之樹伊格德拉修也化為灰燼,火焰又延燒著諸神的金宮。大地成為一片焦土,海洋裏的水沸騰蒸發。
這場火,燒盡了空、陸、冥、三界的一切,善與惡同歸於盡。大地焦黑殘破,慢慢地往沸滾的海水中沉下去。世界的末日到了,混沌的黑暗籠罩著宇宙。
但是,北歐人的想像並不就此結束。他們相信,蘇爾特爾的大火雖然燒毀了世界,卻也燒毀了一切的惡;此後,從“惡的廢墟”上將會有新的善產生,世界將重生,幸免於大難的神——第二代諸神將再來重整神宮,永為世界的主宰。
於是,經過了不知多少時候,火燒的大地漸漸冷卻,從海裏浮起來,像洗了個澡一樣清新;日光再度照臨這蘇醒的大地,蘇爾的女兒蘇娜繼承母職,又駕起日車在天空中巡行。這第二個太陽沒有第一個那樣炎熱,所以無須用盾隔離它的熱度。這更溫和的陽光使地麵重又披上一層綠衣,花果再度繁榮茂盛。兩個人類,男的叫利弗,女的叫利弗詩拉希爾,現在也從密彌爾在樹林中的藏身處中鑽出來了。他們做了這醒來的大地的主人,再度傳承第二代的人類。
一切代表著逐漸發展的自然力的神都在那場大災難中死了。但是伐利和維達爾,這兩位代表了自然力之不滅的神卻沒有死,現在回到了從前諸神遊戲的場所,伊達瓦爾德平原。在那裏,他們遇到了瑪格尼和摩迪,已逝的雷神托爾的兒子,“力量”與“勇敢”之人格化。他們還保存著父親的武器——雷錘。
早先住在伐納海姆為質的海尼爾也回來了,而且從黑暗的冥土,又歸來了那被萬物所愛的巴爾德和盲眼的霍德爾。這兩兄弟已經和解了,過去的錯誤都被寬恕,現在光明和黑暗和諧地同住著。
這一小群神躑躅於神宮的故址,突然看見最高的神宮津利還是巍然無恙;它那宛如日輪的金頂正反射著耀炫的光芒。於是就在這座宮殿裏,諸神再建了第二代的阿瑟加德。
“諸神之黃昏”這個故事,也可以從另一方麵來解釋。我們知道在太古時代,地球上各處都經曆過冰川、洪水,以及火山爆發等事件,所以各民族的神話中都有世界毀滅及再造的故事。在北歐,對洪水的印象大概沒有火山爆發來得那麼深,所以北歐沒有世界洪水的神話,而有火焰的的傳說。
但正如我們在第一章中說過的,北歐神話過早地受到了基督教的侵犯,尚未達到完具而即消亡,所以“諸神之黃昏”雖似結束了奧丁等第一代神,卻使我們想到原來北歐或許尚有關於維達爾等第二代神的故事;如果沒有基督教勢力的侵入,也許“諸神之黃昏”正是“第二代故事”的開始,而非“第一代故事”的結束。
基督教的信徒想利用“諸神之黃昏”使北歐的原始信仰與基督教的信仰相互妥協,也是可以從《埃達》中看出來的。《小埃達》在述及“諸神之黃昏”以後,附有一詩,則說奧丁等神死後,有一個至高無上、無可名狀的神成為世界的主宰,使善者得福,惡者得禍;又謂別有二天宮,以居巨人族和侏儒族,因為此二族也不過遂行命運之前定,初非大惡,在新的主宰世界之神的麵前,則巨人和侏儒們也應享受同等的待遇。
《大埃達》和《小埃達》均出於基督教徒之手,故此詩中所謂至高無上、無可名狀之神,當指基督教之上帝。似乎基督徒保留了北歐原始信仰的前一部分,而利用“諸神之黃昏”的故事輕輕地將基督教信仰隱約銜接上去。因此北歐原始信仰的後麵部分,——如果有的話,——就從此湮沒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