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童年就是我到樓下喊你一起玩(2 / 2)

那個年紀裏,念奇對家裏發生的事情反而記住的很少,像是曾經走在馬路上誤認前麵穿白長裙阿姨為媽媽而受驚;喜歡和大自己幾歲的表哥一起玩;樓下有一個小自己一歲的鄰居妹妹;奶奶喂她吃飯總是要連哄帶嚇等等。當然,在念奇兩歲的時候,出現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女人”,獅子座的表妹夏禮禾,靠著75%的DNA相似度,這個表妹在成年後莫名其妙地成為了念奇最好的閨蜜。

為什麼是莫名其妙,在念奇記憶中,禮禾打小和她不親,偶爾出現在腦海中的形象也不盡高大,比如威脅不和念奇一塊玩;會向大人告自己最喜歡的表哥的狀;黑乎乎的胖臉老是沒洗幹淨的樣子;打枕頭大戰總是很凶,諸如此類。而這個表妹,在念奇讀小學後,就幾乎隱形在念奇的生活中,在小城的兩個不同地方,過著各自獨立的日子,直到長大後,來念奇家附近工作的禮禾才與念奇有了溝壑縱橫的交集。

(3)童年就是我到樓下喊你一起玩

夏念奇生命中的另一個親密女人,在念奇6歲的時候終於出現了。那個時候,夏念奇不是她的朋友,老師說她可讓人頭疼了,一個小女孩竟然和同桌男生打架,還用指甲把對方抓得滿臉傷痕,把她爸爸叫來後,她突然躺在地上不肯起來,耍賴起來。可夏念奇一直很乖。

有一天,夏念奇發現,這個女孩子坐在了她的後排,這一坐就是兩年。再後來,夏念奇又發現,這個女孩子會和自己的小夥伴一起玩,並且她就住在自己的小區的另一棟樓裏,和自己家隔著大約是五六棟樓那麼遠。不知不覺間,夏念奇發現這個女孩很開朗,講義氣,最重要的是,都是獨生女的她們沒有其他玩伴,孤獨感使她們很快成了要好的朋友。這個女孩,名叫韓淩可。

年少時候的友誼一旦開始,就迅速泛濫,非得天天混在一起才能體現彼此的情誼。淩可是個主動的孩子,膽小的念奇總是不會主動到淩可家找她,而淩可不怕生,一有空就往念奇家跑,有時候倆人就在陽台上跳皮筋,惹得樓下人練練抗議。至今,念奇的媽媽還記得,“淩可當時經常中午一點多在樓下對著五樓大喊你的名字,也不想想大中午的家家都在午睡,吵死人了。”每當媽媽這麼說,念奇總是哈哈大笑,媽媽責備的話語背後也滿是對往昔的感概。

當然,女人之間的親密程度還要靠八卦來維係,特別是聊聊彼此的八卦,比如暗戀的對象,比如愛情。小學高年級的女生,有些早熟,會開始關注身邊的小男生,日久生情或是一見鍾情,總之年少的她們心中總會有一個突出的身影,看著他打球、看著他下課後猛踩自行車回家的背影、期盼他偶爾經過窗前的側臉,幻想著手拉手四目相對的瞬間。念奇是這樣、淩可也是這樣,互相傾訴、交換秘密,就像建立了共同的堡壘,誓死捍衛彼此的友誼。

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天放學,念奇跟奶奶講,她很喜歡班上的那個男孩子,奶奶還算溫和的“批評了”她,讓她不要亂說。從此,談論愛情在念奇心中成了禁忌,就算父母很是開明,就算他們之間無話不談,愛情永遠是不可觸碰的雷區。由此,和淩可交換喜歡一個人的心情,感受,體會,成了兩人之間最牢固的紐帶。就算中學後,兩人已分開在不同的學校,淩可仍然會每天一個電話,一聊就是一個鍾頭,哪怕那時的課業無比緊張。最重要的是,無論念奇有什麼稀奇古怪的想法,或是自欺欺人的幻想,淩可從來不會指責,也不會潑冷水,永遠地永遠地,隻有支持和支持。直到今日,念奇仍然覺得淩可是世界上唯一百分百支持她的人,哪怕那樣的支持很盲目,有時候又有些可笑。有人說,是朋友就要尖銳地指出對方的錯誤,要勇敢地把對方拉回現實,念奇卻認為,世界上潑冷水的人已經太多了,明顯得可怕的敷衍也不會帶來鼓勵,但淩可永遠說你愛聽的話,卻溫暖得讓人想哭。

念奇、禮禾、淩可,在出生以至中學之間,都走在相同的軌道上,隻不過,念奇讀書最棒,淩可最勤奮,而禮禾學校最差;作為學生,念奇讀書好是為了讓老師、家長喜歡自己,讓自己的日子過得更輕鬆快樂,淩可勤奮念書是為了滿足父親的期待,禮禾的童年最快樂,因為同學們都在玩,她也欣然融入,她的身邊總有好多小夥伴。

直到高中畢業,她們的生活、她們的命運才漸漸朝著各自精彩的方向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