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沉香亭北倚闌幹——興慶宮(2 / 3)

皮曰休所讚:

吾愛李太白,身是酒星魄。

口吐天上文,跡作人間客。

——《七愛詩·李翰林白》

亦如詩人自己所吟: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

對李白來說,詩、酒、青春是完美的三位一體,青春的光彩由酒來激發,由詩來張揚,詩因注滿了青春和酒香而魅力長存。而唯有興慶宮沉香亭畔的醉後飲酒才是最風流的,它帶著皇帝的寵愛,帶著貴妃的青睞,帶著無數人的神往與崇拜,這是李白的一生,也是唐詩史上一個輝煌的亮點。

據說兩位美國人在一起吹牛,誇耀說什麼是自己平生最快樂的事情,一位說:“我最高興的是如果和美國總統在白宮一起聊天,兩人聊得非常開心,突然來了緊急電話,總統也懶得去接。”另一位說:“那算得了什麼,我最高興的是如果和美國總統在白宮一起聊天,兩人聊得非常開心,突然來了緊急電話,總統一接,恭恭敬敬地對我說‘閣下,您的電話’”。美國人是非常善於聯想的,我不知道這個笑話,是不是受了當年李白沉香亭賦詩的啟發。

可以說沒有玄宗、貴妃和沉香亭,李白斷寫不出這幾首詩。雖然李白誌在兼濟天下,並不想做奉旨應歡的禦用文人,但這幾首詩寫得還是不錯的,沉香亭也印上了玄宗這位風流天子和李白這位風流學士的故事。

當年的興慶宮並不隻是玩賞遊樂的地方,它實際上是唐玄宗處理政務,接待外賓,勵精圖治,促成“開元盛世”的政治中心。

興慶宮的西南角有一座勤政務本樓,本來是處理朝政,主持科舉考試的地方,將此樓取名為“勤政務本樓”,意思是要勤於政事,關心人民疾苦。唐玄宗在即位之初也確實能勤政務本,可謂中國曆史上最有作為的帝王之一,後人評論唐玄宗說:“玄宗少曆民間,身經磨難,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二十八歲才登上皇位的玄宗,深知安定升平的政局來之不易,所以即位以後,立刻起用賢才姚崇為相。玄宗曾說:“朕委姚崇理政,大事與朕共議,小事自行決之。”群臣都認為玄宗曉得君臣之體,用人有大將之風。

據史書記載,開元年間,有一天唐玄宗照鏡子,見自己臉龐消瘦,悶悶不樂,旁邊的宦官進讒言道:“陛下用韓休為相,凡事力爭,弄得陛下心情不好,何不將其罷免,改用蕭嵩為相。”玄宗正色答道:“朕貌雖瘦而天下必肥。蕭蒿為相,凡事唯唯諾諾,從不提出自己的見解,他退下去後,我總是夜不能寐,唯恐事情辦不好。韓休為相,諸事力爭,他退下去後,我睡覺很踏實。”由這段軼事可見,玄宗當時用人頭腦是很清醒的,不以對自己是否順從來決定大臣的進退。後來他又任用宋璟、張九齡等人,皆是一代賢相。玄宗即位之初自奉甚儉,又令各地不得開采珠玉、製造錦繡,使武後以來後宮奢靡之風為之一變。據說唐肅宗在當太子的時候,有一天陪著玄宗一起進餐,餐桌上擺滿了各種佳肴,其中有一盤羊腿,玄宗就讓太子去割羊肉。太子割完羊肉後,見手上都是油汙,便順手拿起一張麵餅擦手。玄宗眼睛直盯著太子的臉,露出不高興的神色。太子擦完手,慢慢吔把餅送到嘴邊,有滋有味地吃掉了。這時玄宗才轉怒為喜,對太子說:做人就應該這樣。諸如此類的佚事,林林總總,可見玄宗前期確實是勵精圖治的英明之主,因而才開創出吏治清明、經濟繁榮、國泰民豐的“開元盛世”。

杜甫的《億昔》詩裏曾詳細描寫過“開元盛世”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