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人來西安,興慶宮公園是必到的一個地方,它位於西安古城東側,是在唐興慶宮遺址上修建的。這裏原是唐長安隆慶坊的一部分,也是唐玄宗李隆基當太子時的藩邸所在地。李隆基即位後,於公元714年改建舊邸為宮,為避其名諱,將隆慶改為興慶。後經幾度擴充,占地達兩千多畝,超過了明清的故宮。公元728年,唐玄宗開始在興慶宮理政,這裏遂成為唐代封建統治的中心。公元753年,又修築了宮城,從而形成一組完整的建築,與太極宮、大明宮一起被稱為“三內”。
唐開元、天寶年間,國勢興盛,興慶宮建築得非常豪華,它的四周共設有六座城門,正門西開,號稱興慶門,而今興慶宮公園向南開的大門在唐代稱為通陽門。當時的興慶宮是一處環境極為優美的園林,以龍池為中心,興建了幾個建築群,其中有龍池殿、大同殿、交泰殿、興慶殿、勤政務本樓和沉香亭等。現在興慶宮公園園內有一人工開鑿的湖泊,是依唐興慶宮內的龍池而修造的,雖非原有麵積和形狀,但還是能讓人聯想到龍池當時的盛景:垂柳依依,花草溢溢,碧水蕩蕩,畫船悠遊,美人美酒,笙歌曼舞。
龍池東邊便是沉香亭,據說沉香亭當時是用沉香木建造的,其周圍廣栽香花鮮草,各色牡丹,經常香氣濃鬱,是專為李隆基和楊貴妃欣賞遊玩的。詩仙李白有名的《清平調》就在這裏寫成,這是一個浪漫傳奇的故事。天寶元年(742),因道友吳筠的推薦,李白被玄宗召入長安,他此前曾到過長安,想爭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歸。“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萬人”(《南陵別兒童入京》李白)是他這次上長安心情的寫照。到了長安,玄宗讓李白供奉翰林。春光明媚之時,牡丹盛開,興慶宮沉香亭旁,玄宗和楊貴妃賞花,李龜年等樂師奏樂。樂聲剛起,玄宗便讓停住,他說:“對貴妃,賞名花,怎能唱舊詞?
”就命召李白來賦新詞。李龜年火急到翰林院,卻未見到李白,就到長安市上去尋。在一家酒店,終於找到了酩酊大醉的李白,於是就扶他上馬來到宮中。玄宗命人將李白抬到地毯上,親自用袍袖擦他口涎,又令人送來醒酒湯,親自調溫使李白飲下,李白終於酒醒了,玄宗讓他作詩助興。李白請玄宗先賜酒,玄宗不解,李白說:“臣是鬥酒詩百篇,醉後詩興如泉。”玄宗於是讓楊貴妃手執七寶杯,親自斟酒賜之。李白連飲數杯,飄飄欲仙,立即揮筆寫出《清平調》三首: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玄宗覽詞,心中大喜,即命奏樂歌唱。這三首詩雖然吟詠的是牡丹花,事實上是將花比人,將楊妃比作嬌豔的牡丹。詩中又以巫山神女和漢宮飛燕這兩位絕色美女,襯托國色天香的貴妃,歌頌貴妃的美麗。詩人寫花又在寫人,詩中賞花亦在賞人,花容玉麵,相互映襯。雖然詩作語語濃豔,卻也是雍容自然,讀罷這些詩篇,今人也覺春風滿紙,人麵迷離,花光滿眼,難怪玄宗皇帝要大喜過望了。可以說如果沒有美酒,李白也許寫不出這幾首詩來,李白的好飲是天下聞名的,正如杜甫所寫:
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飲中八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