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陰符經(2 / 2)

奇門數理趨避之要,在於自為”主客“。即測得利於為主者,則後動,是為“後發製人”。測得利於為客者,則先動,是為“先發製人”。是以靜為主,動為客。測得其機,則按機行事,動靜可以由人。總之,此節是闡述趨避之法,書中不乏記載。此一傳說神秘文化史料,未必盡是荒謬空談。

(六)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奸生於國,時動必潰;知之修煉,謂之聖人。

此節仍是遁甲格局又一舉隅。《煙波釣叟歌》曰:“丙為勃兮庚為格,格則不通勃亂逆”。又“甲加丙兮龍回首,丙加甲兮鳥跌穴”。甲為木,丙為火,火生於木,即生火者木,初則火勢漸升,光耀照人,原為吉象,繼則木被火焚,象奸生於國,時機至而生變動,國必潰敗之象。謂得此局,必先吉而後凶,知此奸臣當道,不宜從政,隱居修煉,如老子過函穀關,張良隨赤鬆子遊之類,可謂聖“知時”也。解者因有“知之修煉謂之聖人”之句,遂誤解為道家修煉之術,而不顧“奸生於國,時動必潰”之聯貫。其附會顯然。

(七)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天地,萬物之盜也;萬物,人之盜也;人萬物之盜也。三盜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

此節論述布局後進行判斷有三個重點,叫做“三盜”。是盜竊天機奧秘的重要點。“天生天殺,道之理也”。《遁甲大全》說:“凡占吉凶,首重九星,以九星是天盤,吉凶由天故也”。這就是天生天殺的道理。“盜”即是偷盜的盜,與“賊”之明取不同。賊為明取,盜為暗偷。皆指竊取天機奧秘之事而有明暗兩個方麵。“五賊”為天幹五行,明顯排布於天盤九星遁甲式中,一見而知。但“三盜”必須通過相當的思維過程,才能作出吉凶的判斷。奇門重天盤,“三盜”又是重要部位;即一,天盤直符宮。二,人盤直使宮。三,地下符使宮。直使為事之先應,直符為事之結果,地下符使則屬符使之後援。遁甲布局容易,判斷頗難,八方四層,八卦九星,八門九宮,八將十幹,錯綜變化,茫然無頭,不得要領,難免迷惑。《奇門統宗》凡例曰:“奇門占法,要分動靜之用,靜則隻查直符直使時幹,看其生克衰旺如何?動則專看方向,蓋動者機之先見者也”。由是可知,《陰符經》所言“三盜”,實包括動靜二用,物我兩項。“天地,萬物之盜”。“人,萬物之盜”,三者一致,即天地人皆為“萬物之盜”與“萬物、人之盜”二者對應。歸總隻是“物、我”二者。“三盜”實屬“萬化生乎身”內容之展開落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