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無諸開閩(1 / 2)

“奇秀甲東南”的武夷山一直是閩人的驕傲。自然生成的青綠樹木和紅藍花卉,讓無數遊客傾倒。生命,在淺綠色的樹叢中生成,又在深綠色的群山裏延續,還在曆史時空的橫縱裏流暢。有文字記載的最早閩人先王無諸,就是在這武夷山開始書寫閩之生命曆史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不久,他就創建閩中郡。此前,有一支龐大的隊伍沿長江下遊穿越贛江往東南行進,翻越千山萬水,不斷徒步跋涉,一直走到了荒無人煙、峰巒疊嶂、瘴氣襲人的武夷山。為首的就是這無諸,他騎著高大的戰馬,手挽弓箭,箭無虛發,卻並不射在敵人身上,箭箭射殺著山裏的虎豹狼蛇。這時節閩越乃荒蠻之地,無有戰爭。秦始皇剿滅六國統一華夏廢除無諸的王號前,他照舊率領文臣武將到東南部尚未開化的邊地建立閩越政權。雖然閩中乃邊夷荒蠻之地,很長一段時間脫離華夏。但無諸的統治一直存在。秦始皇的一大功勳就是“建閩中,置桂林,南海,象郡”。重新將閩越並入中華版圖。那時的閩越叫閩中郡。無諸成為曆史上第一位閩越王,比起後來五代的閩王王審知,早了1000餘年。

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無諸,又叫騶無諸,他和越東海王搖都是春秋時代越王勾踐的後代。秦王朝統一天下後,他們都曾經被廢除王號。但秦始皇要建立閩越東海國了,就又重新啟用他們。從現今武夷山上的“閩越王城”遺址,後人在斑駁的王宮古城牆上依稀可看見王者之氣。我曾沿著碩大沙礫鋪滿的古棧道緩緩行走。我很想從這個荒野古道上尋覓到一些我感興趣的古跡。但是始終未能見到2000多年前的戰爭殘骸,隻是在古舊的石磚上看見磚塊形狀的特異。據專家介紹,這裏曾經是無諸王當年訓練部隊的練兵場,戰馬和戰車就常年奔馳在這條6米見寬的古棧道上。古城牆幾經修建至今依然保護完好。站在城牆上極目遠眺,蒼茫的雲海下湧動著滾滾不息的群山綠流;無數棵高大而蒼老的古鬆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發散出刺眼的綠光。這裏絕對是一個易守難攻的戰場製高點,非有百倍千倍的兵力和先進武器是攻不下這座古城牆的。讓我驚奇的是,在古戰場邊角上我看到一口水井,其井水清醇微涼,仍可飲用。據說,秦天下當時由官方打造了7口井,用於軍士戰備之需。因戰火或別的原因6口皆毀,唯有這一口古井被保護完好留存至今,稱它為“天下第一井”,當之無愧!

先閩之民,亦即今人所言福建土著,人煙稀少,他們多以狩獵為生。無諸和他的扈從們將先進的農耕與灌溉技藝傳授給當地百姓。然而,安平的歲月並未過上幾多,就又烽火燃起。陳勝、吳廣的起義軍大麵積攻擊秦政權,接著項羽的軍隊大敗秦軍。才存在15年的秦王朝就滅亡了。當時項羽把持著向諸侯發布命令的大權,他沒有立無諸和搖為王。這樣一來,無諸就沒有歸順楚霸王。然而無諸並未閑著,他命令他的軍隊不停地嚴格操練。他甚至根據閩地多有崇山峻嶺的地勢,有意識地將軍隊拉到山中野練,以適應山地作戰。現在的建寧金饒山,就發現當年無諸帶領軍人野地訓練和狩獵的遺跡。西楚霸王與漢王劉邦爭奪天下時,項羽犯了一個致命錯誤,就是凡秦始皇詔封過的郡王他統統樹為敵人而派兵進行監控或打擊,即便是遙遠荒涼的閩越之郡,他也不放過。這樣,無諸和他的軍隊受到戰火的焚燒也就在所難免。好在,無諸早有準備,他掌有一支頗具戰鬥力的軍隊。楚軍雖然強悍,卻幾番攻擊皆被閩軍還擊而退。

等到漢王劉邦緩過氣來攻擊楚王項羽時,無諸發覺自己立功的機會來了,他率領閩越軍民全力輔助漢王。這時候他訓練有素的軍隊就派上用場。他們專門在山地設伏,借助陡峭的山勢和險要的路隘,攻擊對地形極不熟悉而又無備的楚軍小股部隊,屢屢斬獲而得勝利。漢王五年(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彰揚無諸殺敵有功,重新立無諸為閩越王,統治原先的閩中地區。

無諸為了振興閩地,很快率眾從高山遷至平地,建都在東冶。據史學家考證,這個東冶都城,就是現今的福州城。

武夷山的景色美不勝收。絕美的神女峰不拋媚眼也讓人傾倒;時而舒緩時而湍急的九曲水更讓人心曠神怡。參天的古木用龐大的樹冠為行走者送去陰涼;赤橙藍綠相間的各色花卉和碩大飽滿的山野之果更使遊曆者狂飽眼福又瘋飽口福。無諸和他的隨從大都生長在北邊,從未見到過這麼豔美秀麗的自然山水。於是,他們天天都浸泡在豔麗景色之中,一種幸福感和歡暢情調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