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詠德明誌篇(1)(3 / 3)

亮點

——讀史有感

二○一○年十二月

指點江山萬戶候,瞬間東逝大江流。錢權如煙隨風去,唯留正氣寫春秋。

知恩

一九九五年八月

臥龍崗上一山人,閱盡嫏嬛辨古今。不欲高牆俸祿厚,意報三顧寸草心。

教子

二○一一年四月

溺愛少出孝子娃,堆金育子才難佳。細究偉人成功路,嚴父仁母築天塔。

二○○○年二月

參天大樹根乳梁,雀巢落枝雛天堂。花零葉稀古樹蒼,亦迎歸子落鳳凰。

知足者富

二○一○年八月

窮思海鮮夢中嚐,富見山珍想菜糠。農夫暑耕汗澆地,涼風一陣笑聲揚。

桑農情

一九九八年八月

春耕夏鋤盼苗長,汗灑黃土為秋糧。蒼天不惜農夫累,旱澇無奈天主張。無論收米與收糠,依然年年伴土忙。惜子不知盤中苦,食一費九傷農桑。

德春

一九八六年五月

秋末菊花別樣香,晚霞餘暉勝朝陽。莫道翁年無青處,風高德重春滿堂。

注:滕莊子滕澤波老師七十二歲,為人謙和,德才兼備,熱情負責,書法精湛。雖七十二歲仍主持鄉文化站工作,崇敬之餘,書此一首。

燕子

二○一○年八月

一對燕子棲簷下,生子喂食忙不暇。數隻小燕羽方滿,各自東西飛天涯。看似幼子感情差,誰解自食為爹媽。老燕無私不圖報,慈心更比君子佳。

國教

二○一二年二月

喜聞國家製定了文化強國政策,重倡學習雷鋒精神,備感振奮。連我的幼孫萌萌都能拍著胸脯說:“我是一個有良心的人。”驚喜之餘,賦此一首。

春風喚出文花開,雷鋒精神重倡來。幼孫學懂良心重,笑迎國魂上講台。

享福

二○一二年三月

多有權錢論功成,一生拚搏永不停。誰曉其中福多少,桃花園裏看淵明。

教育體製有感

二○一○年八月

從做胎開始,大人就強迫進行胎教。出生後就進行填鴨式的教育,為了高考時的一張通行單,不管孩子的個人意願,除了學習文化知識以外,剝奪了孩子二十年的其他各種愛好的權力。用書本文化知識的天板隔斷了孩子參與社會的視線,也扼殺了孩子們各自不同的天賦才幹。以統一的分數論英雄的教育體製,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未到人間讀聲悍,家教幼童玩無權。埋頭苦讀數理化,無暇遙望窗外天。露浸書紙燈伴眠,影隨殘月二十年。

通曉桃李書中美,不懂門前真果園。

做人

一九八四年三月

日轉星移朝暮事,萬貫不居千古家。若為不愧人在世,留得正氣才風華。

差別

二○一○年十二月

世間絕美難覓尋,氣正心公即好人。偶犯小錯無大礙,複撞同牆實異蠢。

基點

二○一一年三月

無私為民,善心待人。俯仰良心在,夜來夢不驚。做到這一點,就是於心無愧了。

旱禾重謝春雨來,鹽工揮淚罵天災。自古少有完美事,無私度眾是神差。

人生財富

二○○一年一月

人生在世,都在為著自己設定的理想財富而追求奮鬥,這是無可非議的。但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弄清官無恒居、財無千古、世無三人、食不能久香的道理,才能進入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境界。在有欲中追求,在無欲中做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無限的財富。

人生拚爭不畏難,投機名利禍患源。裸來赤去如清風,品高德厚傳萬年。

慰忠魂

二○一一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