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一個彎,繼續前行,不遠處的右手邊就是那古老的長安山公園。長安山公園裏草木叢生,亭台閣榭不乏卻略顯殘敗,想是經久失修的緣故。拾級而上的青石板台階、供遊人休憩的石凳石桌、塵埃落滿的掉漆亭台,還有一個已被廢棄的水塔,零零落落,斷壁殘垣。但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下的時候,它還是帶著勃勃生機伴著泛白的東方醒來,在晨練人們的腳步中開始延續自己的故事。這裏有練聲者的高歌,這裏有讀書者安靜的身影,這裏有戀愛者甜蜜的擁抱,這裏有修身者無聲的腳印……這裏,到處都是美麗的故事。
前行右拐,出現在你眼前的那棟泛著破舊的淡藍色磚瓦的樓房,就是南安樓。南安樓曾經是碩士研究生宿舍,現在被辟為博士研究生宿舍。而讓我們念念不忘的,是南安樓後搭建的那一排小房子,從外麵看有點像印度的貧民窟,進去之後你會發現,那裏根本就是一個小型寶庫。那是一家專賣舊書的書店,裏麵有各種各樣的書籍,中文外文、理科文科,但凡你讀研期間需要的,幾乎都能找得到。我們曾流連忘返過,在那裏用不多的錢淘自己需要的書,並樂在其中。而今這個小型寶庫已經被拆除了,但留在我們印記裏的曾經,永遠不會被磨滅。
繼續傾身向上走一段山路,眼前就出現了一條平路。路左邊是一排直直的假檳榔樹。第一次背著行囊走到這裏的時候,在北方長大的我忍不住伸手去摸那樹幹,以鑒定這樹的真偽。現在想來不禁啞然失笑,曾經的自己卻固執地以為這種樹隻會出現在北方大型建築的旁邊,用塑料的外殼包著,裏麵裝滿五顏六色的景觀燈。樹的左邊是一排欄杆,欄杆之下的那一大塊平地就是物光學院的籃球場了。這籃球場十分破舊,人氣卻很旺,每天從早到晚都有人在打球,平時還常會被當做舞台開展各種活動或晚會。這裏揮灑了很多研究生們青春的汗水,也沉澱了許多研究生們的生活印記。
而今,這籃球場和這排假檳榔樹之間建成了兩棟高高的宿舍樓,也成了我們現在的宿舍。但曾經走在樹下就能看到揮汗如雨的打球者的身影,卻還曆曆在目。
繼續前行至盡頭左拐,就到了協和餐廳。這是一個讓人驚歎的地方。協和餐廳門口是一個小型的貨物集散地,去年移植的那顆榕樹和圍榕樹而建的水泥台成了貨物集散的根據地。每天中午,這裏就會聚集當當、卓越等網絡購物平台的送貨員,圓通、申通等快遞公司的快遞員,以及被他們帶來的一堆堆物品。現在還多了鋪滿地麵賣二手書的、賣鞋子的等等。也許這裏已經不能被稱為是貨物集散地了,而應該被稱為小型綜合性商品市場。這裏穿梭著我們的身影,成為銜接我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個單元。
最後就是我們的宿舍了,宿舍在協和餐廳樓上。在這裏,我們可以釋放自己的身體和心靈,揮去身心的塵埃,在透明的陽光裏曬曬自己的夢想和幸福,暢想自己的未來。
麵臨畢業的我們即將離去,腳步已經行走在遠離校園的路上。回頭望,卻深深感悟到,上山之路不僅僅是腳步行走的海拔越來越高,文化程度的海拔越來越高,心靈的海拔也隨著不停地行走越來越高。斯時已去,畢業將即,這三年的上山之路卻會永遠地銘刻在我們的腦海裏,亙古綿長。
(劉慧地理科學學院2009級碩士研究生)沉澱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