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同學少年(1)(1 / 3)

嘿,畢業了,2007級中文基地班

◎林益莉

嘿,畢業了,終於畢業了!

嗯,畢業了,就這麼畢業了!

曾經很篤定地對同學說,即便是圖書館前的音樂噴泉絢爛綻放極致噴湧地渲染離別氣氛,即便是畢業典禮禮炮鳴響,我也醞釀不滿那種離別的黯然銷魂之感。可是,可是就算我是那樣篤定,臨了,臨了,還是敗給了情緒的一擁而上,眼眶裏的淚水隨著畢業詩朗誦音樂的第一個音符奏起而滴落,止不住地蘊滿雙眸。我不是有那麼充足的理由不傷感嗎?我不是還可以躲進舊師大的百年滄桑一抱中且歌且暖三年嗎?我不是可以溫暖地致以每個人淡然一笑嗎?

嗯,是因為真的畢業了,畢業了——這樣簡單明了的3個字,此刻念起是有多麼豐富的情感內涵啊!

畢業了,可我還能記得大一拖帶行李輾轉前來報到時,師大圖書館給我的最初的震撼印象。那赫然矗立、莊重迎接每一個師大人的圖書館,你可還記得我那時滿臉敬仰的暗喜之情嗎?

畢業了,還記得大學的第一堂課,在偌大的師大教學區裏,兜兜轉轉卻愣是找不到那間標著致廣1209的教室嗎?還記得給我們上第一堂散文導讀課的黃鍵老師嗎?

畢業了,要離開了,可我們曾那麼興奮地陪著師大走過了百年華誕和校慶,或許也是從那時起癡迷地喜歡上了那首頗具曆史渾厚力度的校歌:閩水泱泱,長安蔥蔥,旗山莽蒼蒼。百年學府,弦歌傳唱,難忘好時光……

畢業了,曾經的好時光,又怎會那麼輕易就忘懷?這片駐守了4年、溫暖了4年的樂土,注定要成為我們年華記憶中可以極易勾起滿腹懷舊之情的地方。

畢業了,對於曾經的班級有了一份道不明的離情別意與真摯祝福。

2007級漢語言文學(國家人才培養基地)班——我們是被革命的一代,我們更是擁有主動權的一代,我們也許是該慶幸好不容易在大三又有了重新選擇方向的機會,於是我們選擇了,我們很認真地選擇了,是師範班還是基地班?我們權衡著、徘徊著,忘了考慮“背叛”的感受,就這樣好不容易地做出了選擇,於是2007級文學院又成立了一個新的班集體——2007級漢語言文學(國家人才培養基地)班。

記得大三基地班的第一次課是星期一下午第1、2、3節李小榮老師的古代文學——唐宋文學史的課程,怯怯懦懦地坐在了人文樓二樓的教室裏,從此以後開始了惶惶恐恐的基地班之旅,我從未能在內心裏給足自己一份關於做學術的信心,我以為我隻是來體驗一下難能體會的基地班學術氛圍的。兩年以來我告訴自己:你應該是謙卑的,謙卑地對待周圍一切。如是,我每天都是小心翼翼,如果有人要問進入基地班最強烈的感受是什麼,那我一定會說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周圍的同學是如此優秀,又是如此多才多藝,對於文學,他們比我更有發言權,也更容易隨手拈來隨心所欲。可是我卻並不曾後悔自己當初的那個決定。

大三下學期,我們相互間熟識了一些,隻是還是會拘謹,我始終溫暖地欣賞著那些令人賞心悅目的人、事、物。有時候我會很慶幸自己會擁有這麼多才貌並佳的同學,他們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洋溢出一種文學院的孩子特有的文藝氣息,大方又得體。這樣的同學,即便我未曾與他們深交熟知,但相遇即是緣,緣來自會被珍惜!這樣的年華裏,這樣的時光中,我們用最美的心情邂逅了文學,即便冷暖自知,但都是難得,它注定是我們人生的背景和底色。

記得偶然間聽到同學間這樣的一句閑談:李連生老師是我們接觸到的文學院老師中極具獨特韻味的一位老師。看他那恰當而適宜的外表,一副個性的嗓音,即便有時課上會略顯不夠放鬆,但上他的課與上葛桂錄老師的課一樣,是一種享受,即便我們的課程是元明清文學史部分,然而從開學到期末,我們耳畔縈繞最多的是關於戲曲的介紹,是關於唱詞的解讀,是關於戲曲表演片段的欣賞,不知道為什麼,平日聽來不甚悅耳的“唱念做打”在人文樓1101教室不大的空間裏回蕩縈繞,於我們卻是一種多麼美妙的享受。那一段段關乎愛情的念白,那一個個被程式化卻極豐富與漂亮的動作,那一張張塗滿油墨重彩的臉龐,都在演繹著一種人生,一種被提煉、被傳奇的人生。直到現在我還會偶爾地翻聽那時課上的戲曲片段,一切似乎如在目前,如繞耳畔。這樣的一位老師帶來了一份值得我們懷念的文學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