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為自己是一名師大人而自豪,為自己是一名文學院人而自豪,為自己是一名基地人而自豪!在這所百年老校中,我像一株小樹苗,在被嗬護中成長著。這裏,有父親般的譚學純老師、沙平老師、翁銀陶老師、辜也平老師、徐啟庭老師、李詮林老師……也有慈母般的朱玲老師、祝敏青老師、陳節老師……他們是我們心目中的“偶像”,他們用嚴謹的治學態度熏陶著我們,用家長般的慈愛寬容著我們。在學習上,我們不敢有些許懈怠;在私下裏,我們親昵地冠以他們“老譚”、“老沙”、“嘿吼老師”、“辜”、“啟庭爺爺”、“老班”……每一個稱呼的背後都珍藏著一份溫馨的回憶。
如今,我已是一名研二的學生了。在老校區生活讓我有更多的機會遇見他們,雖然,一些老師已不記得我了,但每回見到他們我都感到特別親切,一句簡單的問好,都會讓我像個孩子般激動好久。不管過去多久,他們永遠是我們這群孩子的“嚴父慈母”,擁有他們,是師大學子之幸之福!
(柯麗華文學院2010級碩士研究生)兩條路
◎林倩
從宿舍到圖書館有兩條路。左邊那一條筆直寬闊,右邊那條較為曲折。
左邊那條又直又寬的路,被戲稱為“我們的京廣線”。每次騎著自行車用勻速經過,都能聽到火車的音樂。因為這段路的每一個減速帶間距很短,自行車的前後輪先後通過減速帶的交界處的時候,發出的聲音如同火車的輪子敲擊著兩端鐵軌的交界處。清晨,陽光從茂盛濃密的芒果樹中穿過,灑落在道上,細碎而清新,光影交錯間,你才會發現原來你一直在往前行。這條路的旁邊有足球場、籃球場,還有東區田徑場,仿佛校園裏一切青春的衝動與幹勁都彙集到了左邊這條道路上。
曾一度很喜歡飛快地騎著自行車,沐浴著細碎的陽光,享受著風吹起自己不長的頭發,穿過我的京廣線,一路順暢地回到宿舍。在亞熱帶的春裏,總能很強烈地感受到春天生命力的撞擊,隻要春分一過,盡管還在料峭的春寒裏,生命的嫩芽就像綠刃一般,由禿禿的樹枝上、黏膩的泥土裏一起殺出來。春天裏即使一抹小小的綠色,隻要春風一卷便綠透了半個天。葉子瘋了似的長著,一夜之間全綠了,鬱鬱蔥蔥的。雨水也來了,把地麵、樹和空氣都洗得幹幹淨淨。南北主幹道上的芒果樹都長高了的樣子,枝葉茂盛,讓人覺得仿佛在高高的綠色幕牆之間穿行。在右邊的道路上,你總能夠很強烈地感覺到春天真是一個生長的季節,無論植物還是人,都充滿了幹勁與活力!
有一次從圖書館回來經過籃球場。看到一群打球的男孩子,他們推推攘攘地從身邊迎著光一路小跑去。盡頭依稀是很好的太陽,風裏樹影橫斜。一個同學開心地對我說:“多美好啊!從宿舍到圖書館的路不用拐彎。”還記得那個黃昏,那個太陽沉沒的時刻,餘光從西方滾滾而來,擦過樹梢繼續前進。樹更加翠綠,在紫紅色的天空下顯得非常溫暖。
而最近,我卻越來越喜歡走右邊那條曲折的路。看著那條小溪流突然多出來的許多的紅鯉魚,聽著潺潺的流水衝刷著鵝卵石的聲音,經過莊嚴肅穆的百年碑林,然後再穿過那一片布滿婀娜搖曳的柳樹的“野生濕地”,最後從那排茂密的榕樹樹下慢悠悠地回到宿舍。這條路上總是布滿讓你意想不到的驚喜——不知道什麼時候多出來那麼多漂亮的小鯉魚在小溪裏輕快地遊動著;憨憨的小黃狗悠閑地在百年碑林中漫步;可愛的小白鷺從一處樹叢中悄悄地躍起,輕輕地掠過一簇草地,而後又落到了另一樹叢中;還有那麼多、那麼多不知名的小野花……
人到了秋天便會覺得穩健得多了,不再那麼輕佻,一切絢爛都歸於平淡。當我踏在秋草上,手扶著稍顯枯黃的枝葉,心靈雖然沒有接觸到所謂的秋的肅殺的那種感覺,但卻會感到生命的莊嚴肅穆。會由遼闊的宇宙中感到生命的真實,春的變化、夏的成長,到秋天一切都定型了,包括人的情感與思想在內,你學會了觀察與思考。在右邊的道路上,你總能很真切地感到秋天真是一個令人成熟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