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我剛跟朋友說這篇文的構想的時候,她很得意地跟我說她知道結局了。她說你一定會寫:現在的我們腳步一天比一天匆促,總是急匆匆地前進著。選擇筆直的大路雖然筆直但是卻會錯過很多風景,小路雖然曲折但沿途卻可以欣賞到很多以前我們沒有發現的風景雲雲。
其實我想說的是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有著不一樣的心境,並不是說選擇那條筆直的大道就是太匆忙、太功利、太想急於達到目的。那時候的我們,剛從高中生蛻變為大學生,渾身充滿了幹勁,很享受青春的張揚,很享受奔馳的快感,享受風吹過發際的感覺。而今,我們的心境發生了一些變化,我們變得漸漸沉穩、變得成熟,我們自然地就喜歡上了這條可愛的小路。因為它給了我們較多的空間去思考,去讓躁動的心沉澱。但是至今,我仍記得那些在陽光下奔跑的日子,記得我的筆直的京廣線。
當我跟那位朋友說了自己的想法後,她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我記得王家衛說過,當你年輕的時候,以為什麼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時候,你可能又覺得其實人生並沒有所謂的答案。其實,思考隻是一種功能和一種權利。
《圍城》中說,“認得生命由一段一段自我組成,舊我不斷消亡,新我次第出生。今日之我非昔日之我,明日之我更是今日之我的陌生人。”我們的生命就是這樣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春的萌芽、夏的成長,到秋天一切都定型了,冬天就慢慢地步入死亡。這就是生命的四季。很多人總會希望在對的季節選擇到對的路。
我站在圖書館的玻璃門前,長長的影子也隨著夕陽漸漸隱去了。我望著我腳上粉紅色的短襪,嘴角微微一揚。生命如此多變、如此奇妙,隻要你喜歡,走哪一條路又有什麼關係呢?
(林倩文學院2010級)活在擁有中
◎李敏
每天走同一條路去教室,手裏抓的可能是倉促中忘記蓋上蓋還冒著熱氣的豆漿,嘴邊剛剛咽下最後一口的蔥油餅,再過兩分鍾就要打鈴了……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循環,但我依然不能從這樣的瞬息平常中去體會到你已然百年的變幻。
1/105
青蔥和迷茫也許是我們致贈給師大的第一份禮物。剛入校,光圖書館到南區的路程都會是一個讓人眉頭一皺的障礙——深深地被一個偌大的校園震懾。美好的綠植參差交映,為百年大道透漏下一個個光斑,不可思議得好像一下就走入了它的浩瀚。偏坐一隅的圖書館,靜默著但是散發著安然悠遠的氣息,但很明顯,那時的它對我來說還是孤遠的、過度冷靜的。愣是在開學快一個半月之後才分清楚對稱分布的教學樓各自的名字和坐落位置。也糾結過為什麼“立誠致廣知明行篤”偏偏隻有篤行樓定別具一格的,後來知曉了其中的典故也是會心一笑。我的大一,在糾結於各個樓層的分布、噴泉的噴水時間、43路最早班時刻、食堂豆腐價格的各種瑣碎之中周而反複。
當你周身圍繞新奇時確實容易展開最大限度的包容,自然你開始看到一個似曾相識、可能隻存在於潛意識中卻是全新的自己,我開始發現我。一些隱埋的負情緒可能也會洶湧而出、蠢蠢欲動。你掌握不住多餘陌生的那部分自己,想撇清、想逃離、想修正。在丈量一條條長長短短的走道,你不可避免地踽踽獨行,更多的是和自己的影子陪伴。但是,這好像也是未來的預演,鍛煉自己的堅韌和獨立。我穿梭在校園的各個角落,留下我的足跡,也放下我一部分情緒,記錄著我的青春。
翻出大一拍的照片,雖然是被專業老師所不齒的一朵朵爛漫的大花,或者是一棟地平線沒有對齊的建築掠影,還是有時會怔怔看很久的馬保村上空沒有汙染、布滿棉花糖般雲朵的天空,都一天一天一滴一點地累積著我對這個校園的親近。在慢慢的熟悉中,我體會到了你的體溫,我卸下了心防,也甘願地成全了一些改變。我開始嚐試著體會那些曾經的排斥,麵對異樣的陌生展現出友善的關懷。我想,你看到我的炙熱了嗎?
2/105
當一切都稀鬆平常了,你就馬上覺得有了視覺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