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所有的關於,4年後都將成為過往。那些放下的抑或是放不下的,擔心的或是放心的,都將被六月的烈日炙烤,模糊了雙目。我們會開始一段新的旅程,會結交一群新的朋友,會開辟一片新的天空,飛翔我們的夢想,但與師大的那些曾經,像一顆還未蘇醒的種子,會沉澱在心海的最深處領域,待歲月變遷,暮暮遲年,長成參天大樹。我們的世界裏唱著一首暖暖的歌,滿滿的都是愛。
Soinlove.
(陳露薇法學院2011級)青春之歌無怨無悔
◎張黎
有一種精神,能使身處黑暗中的人看見光明,使困於逆境中的人窺見希望;有一種力量,能給我們以無窮的動力,許我們以美好的願景。我想,這就是青春的信念,這就是青春的執著,如桀驁的山脊,如高揚的旗幟,如不滅的燈塔。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印度有一位哲學家,飽讀經書,學富五車,很多女人都迷戀他。一天,一個女子來敲他的門,說:“讓我做你的妻子吧!”哲學家雖然也很喜歡她,但他卻回答說:“讓我先考慮考慮吧!”於是,哲學家用一貫研究學問的精神,將結婚和不結婚的好壞所在分條列下,卻發現實在難以取舍。因此,他陷入長期的矛盾之中,無論自己再找出何種新的理由,都隻能是徒增選擇的困難罷了。最後,這位哲學家在經曆過漫長的痛苦掙紮後終於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人若在麵臨抉擇而無法取舍時,應該毅然選擇自己尚未經驗過的那一個。
於是,他欣喜地來到女人家,心裏激動不已。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女人的父親卻冷冰冰地對他說:“你來晚了10年,我女兒現在已經是3個孩子的媽了!”哲學家聽了,幾近崩潰。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向來引以為傲的哲學頭腦最後換來的竟然是這樣一個悲哀的故事。哲學家遂抑鬱成疾,臥床不起。臨終時,他隻留下一句話:如果人生可以一分為二,那麼我們前半生的人生哲學應該是“不猶豫”,而後半生的人生哲學應該是“不後悔”。
是的,人生就是如此,如若你心中有夢,就應該認真地去放飛:如若你認定了一個目標,就必須為之努力奮鬥,不放棄、不丟棄。隻有這樣,人生才能多些感動、少些後悔。
高考填報誌願時我選擇了師大音樂學院,因為我想要一種不一樣的經曆,想要塑造一個全新的自我,想要一番更為精彩的人生風景。那個時候我就知道,我喜歡音樂、熱愛音樂,我也做好了準備,準備全心全意地投入,準備放手去追尋我的音樂夢。我不在乎以後結果會是怎樣,我隻知道那段時間一種奮發的力量、一種澎湃的激情、一種全力以赴的動力從我的內心噴湧而出。
藝考的日子是枯燥乏味的,每天都坐在琴房裏練琴,偶爾抬頭向窗外望去,外麵的藍天白雲依然用它一貫從容、絕倫的美麗召喚著我。自己偶爾也有鬥爭,但對夢想的追求最終戰勝了一切。慢慢地,一種沉靜的、異常枯燥和漫長的學習深深地潛入了我的心底,給我最真切的安慰。
不知不覺中到了11月份,心理漸漸地產生了焦慮。雖然從一開始我就明白藝考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那時,心裏真的開始有些矛盾:現在考藝術院校,把文化課落下,萬一沒考上怎麼辦?況且,落榜了還要複讀?我開始有點患得患失,心裏的憂悒也無法排解。每當我想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時,我便想,已經付出這麼多了,再堅持堅持又能怎樣呢?如果現在不努力,將來後悔了、失敗了,又能去怪誰呢?現在奮鬥了、付出了、爭取了,即使以後真的失敗了,我也無怨無悔,更何況藝考的這個過程也會成為人生的一個美好回憶。
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相信勤能補拙,因為隻有堅持才能勝利,而笑到最後的才會笑得最好。沒有人在開始時就願意接受失敗,沒有人在理想中還要屈服,這條路上必將會有很多人止步,會有很多人倒下,到達終點的注定隻能是少數。七彩的人生,誰能不畏路上的荊棘?誰能不怕途中的狂風驟雨?誰能抵得住一路上的種種誘惑?誰又能忍受漫漫長路的孤獨與寂寞?不悔是自己的信念,選擇了就要勇敢地走到底。
蒼穹籠蓋四野,天地陰晴不定,變化萬千。我想獲勝的一個利器便是積極的心態,心態也將決定你的成敗。這條路上我們不止一次地困惑與迷茫,不止一次地麵對誘惑與孤寂,不止一次地承受壓力和焦慮,不止一次在堅持與放棄中徘徊,而最終我們將以一顆怎樣的心態來撫平棱角,將是我們成功的關鍵。放開手去麵對一切困難,時光易逝,我們要把握好每時每刻,坦然麵對一切,高揚理想的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