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群最偉大的品質就是它們的合作精神,我們幾乎可以將狼群的行動看成是“合作”的隱喻。狼群雖然有嚴格的等級製度,也是最注重整體的物種,但這絲毫不妨礙它們個性的發展和展示。狼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它們的合作精神,也是它們的取勝之道。
著名的文學家摩根說:“競爭是浪費時間,聯合與合作才是繁榮穩定之道。”在商戰中,雖然存在著競爭,但還要重視合作。競爭中尋求共存,既是雙贏的表現,也是合作的體現。
不要趕盡殺絕
狼每次圍攻食草動物,都不會趕盡殺絕,總是留下一定數目的獵物存活,以讓食草的動物群落繁衍發展下去。它們明白,羊有難,自己也會有難。這也等於是在掘自己的後路。在經商路上也是如此。當對手被你趕盡殺絕時,最終等待你的隻有死亡。因為,你沒有了對手,也就獲得了安逸,古人有句很經典的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商場中要懂得,對待競爭對手不要趕盡殺絕,留著對手,這也就像人們常說的:有競爭,有對手,才能更好地發展。
任何行業裏麵都是有競爭對手的,都會產生一種競爭,除非是壟斷行業。對於互聯網來說,由於門檻很低,不需要什麼大資金和高深的技術,誰都能做。因此其競爭也非常激烈。那麼如何看待對手和競爭呢?
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同於戰場上,戰場上對手之間總是你死我活的拚殺,在戰場上如果你敗了,戰勝你的肯定是你的對手。但企業之間的競爭則並非如此,如果你失敗了,一般來說不會是被你的對手打敗了,而是被你自己打敗了。那麼可以肯定的是你在管理、經營和戰略的方向上產生了一些錯誤,而且是致命的錯誤。
有競爭,企業才可能發展;有競爭,行業才能發展的起來;有競爭,人才能一步步的發展。對於互聯網來說,正是有如此多的企業前赴後繼地探索,去拚搏,去犧牲,才會成就一個行業的成長。
日本北海道裏麵出產了一種味道極奇珍貴的鰻魚,許多的漁民都以捕撈鰻魚為生。鰻魚的生命非常脆弱,隻要一離開深海區,要不了半天就會全部死亡。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漁民天天出海捕撈鰻魚,返回岸邊後,他的鰻魚總是活蹦亂跳的,而其他幾家捕撈鰻魚的漁戶,無論如何處置捕撈到的鰻魚,回港後都全部死亡。那個時候,鮮活的鰻魚價格要比那些死亡的鰻魚價格貴上一倍以上,所以沒有幾年的工夫,老漁民一家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大富翁。周圍的漁民做著同樣的營生,卻一直隻能維持簡單的溫飽。老漁民在臨終之時,把秘訣傳授給了兒子。原來,老漁民使鰻魚不死的秘訣,就是在整艙的鰻魚中,放進幾條叫狗魚的雜魚。鰻魚與狗魚非但不是同類,還是出名的“對頭”。幾條勢單力薄的狗魚遇到成艙的對手,便驚慌地在鰻魚堆裏四處亂竄,這樣一來,反倒把滿滿一艙死氣沉沉的鰻魚全給激活了。
作為一個企業,都希望在圈內沒有對手,這樣可以一統天下,輕鬆賺取高額利潤。但事實上,如果真是這樣了,這個行業就會沒有了生氣。英特爾正是有了AMD這個頑強的對手,處理器之爭才能使摩爾定律不斷地被驗證。中關村裏有很多的企業,也正是因為它們相互的競爭,才使其能一直保持著高速的發展狀態,使之成為全市納稅冠軍,使之誕生出越來越多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新興企業。
安樂是人人都向往的,而憂患卻是人人都想逃避的。憂患的目的是為了安樂,但一味的安樂會讓人走向死亡。人要生存下去,畢竟不是靠安樂,而是靠憂患。從憂患的表麵上看,它無疑是一種負麵的力量,但是這種負麵的力量卻讓人擁有極其強大的力量。
商場中,要學會給別人留餘地,不要趕盡殺絕,也不要窮追猛打,讓對方能因此籲出一口氣。在競爭中,不趕盡殺絕,這隻是為了自己更好地發展強大。
給別人留碗飯吃
狼在捕捉獵物的時候,會適時地把握一些戰機,果斷地出擊,不輕信,也不過於表現。這就是它們成功的秘訣。過分表現才華容易導致失敗。特別是做大事業的人,鋒芒畢露阻礙事業的成功,而且容易失去更寶貴的機會。
在生活中存在著一種自視很高的人,他們處世往往不留餘地,咄咄逼人,他們具有充沛的精力和熱情,他們不容別人忽略自己。可是,這種人多半在人生的旅途上屢遭波折。
明朝的時候蕪湖城內有兩大糧商,分別是汪真潤與曹伯財,每年的秋收季節,蕪湖地區的糧食收購都幾乎被這兩家糧店給壟斷。兩人一得江南,一得江北,本應相安無事。可汪真潤為收購到更多的糧食,也為了擠垮對手,將收購的價格上揚了許多,以致江北的一些農民都跑到江南來賣糧食。
無奈之下,曹伯財也隻有將糧價上漲,可他隻漲到與汪真潤給出的糧價持平,也就是向汪暗示他無意於其競爭,但汪卻再次提高了糧價。忍無可忍之下,曹伯財開始反擊,提高糧價並派人在江南拉攏顧客。就這樣,一來二去,雙方的損失都很慘重,隻能導致兩敗俱傷。這就是汪真潤逼人太甚的結果,也是他不懂得與人寬容、就是對己寬容的結果。
Krispy Kreme是一家美國甜圈的連鎖店,2000年在美國上市以後,股價在4年內升了4倍,是近年來科技網絡股以外,美國股壇少有的一個奇跡。正如其他快餐店一樣,除了自設店鋪銷售甜圈外,為了增加銷售點,遂大量發出特許經營店牌照給加盟夥伴。
如日中天,加盟者蜂擁而上,爭相搶奪特許經營店牌照。麵對眾多的加盟者,得意忘形,為了追求眼前最大的利潤,他們收取加盟者高昂的特許經營費及各式各樣的費用(如規定加盟者必須向它購買高價的原材料)。
初時,確實從特許經營店中賺取到了一些可觀的利潤,可是,它貪得無厭,不顧特許經營店的死活,這就埋下了失敗的種子。而特許經營店由於總公司種種苛求,很多都賺不到錢,消息傳出後,令很多加盟者退卻。開始虧損,股價大跌,比最高峰時跌了八成。錯在哪裏?有兩點:①隻求自己賺夠,不懂得共生的道理;②過猶不及,擴張過度,不懂持盈保泰。
還有世界上很有知名度的日本八佰伴企業集團,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它每年從各廠家的訂貨量是相當驚人的,所以各廠家都在出廠價的基礎上又給予了一定的優惠。可是,八佰伴集團卻總是認為各廠家們給的價格仍然過高,以至於它們盲目地瘋狂地去壓價,導致廠家們無法接受,被迫中止了與八佰伴的合作關係。
相反的,北京同仁堂藥店的做法就不一樣了,它是很有名氣的一家藥店,已有數百年的悠久曆史。晚清時期,時局混亂,生病需要抓藥的人特別多。而同仁堂的名氣則吸引來了大量的客源,所以一直是門庭若市,生意興隆。但是同仁堂卻並沒有乘機提價,反而對那些實在無力承擔藥費的百姓們免費診治和抓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