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在自己藥店某項藥物緊缺時,同仁堂還會將顧客介紹到自己的競爭對手——其他的藥店去。這樣,同仁堂不僅繼續保持了大量的客源,而且在同行中也獲得了一致的美譽。
這些道理看起來是很簡單的:如果其他人一點利都沒有,還會有誰去和你打交道,做買賣呢?商業競爭中,要想生意興隆,就必須做到在自己有所得的同時,讓別人也有收獲,大家都得到一定的實利。這樣買賣才可以繼續下去,經貿關係也才能長久保持。
商場戰爭如同兵戰一樣,很激烈同樣也很殘酷。雙方在戰場上送出妙招,充分利用自己的奇思妙想,甚至采取欺騙手段,誘使對方上當。但是商戰就是商戰,商戰需要一個自由而有序的競爭體製,進入到競爭這個“遊戲”中來,就要遵守“遊戲規則”。
在商業競爭中,各方都是鬥智鬥勇,全力的拚殺,但彼此之間應保留一份最起碼的相互尊重,要講究一點禮讓的精神。為了獲利,競爭者都想打敗自己的對手,但如果競爭者為了滿足本人無休止的利益欲望,占盡他人的利益,不讓他人獲利,剝奪了對手存在的基本權利,這樣的競爭會讓我們獲得一時的利潤,但是不可能長久得利。
李嘉誠是一個“知己之可行”的智者,即他明確自己每一次行動的目的和可靠性;同時李嘉誠還是一個“止己之不能行”的思想者,即他克製住自己帶有危險性和毀壞聲譽的每一種行為。他曾說:“最忌樹大招風”、“凡事都要留有餘地”,是對自己經商環節的清楚認識,也深得中國傳統處世哲學的精髓,隻不過是現代的一種話語罷了。在李嘉誠看來,世上之事,皆有物極必反之理,過度的行為隻能導致失敗的結局。所以真正的大商人應當明白“知止”之重要性,萬不可在鼎盛之時躍入低穀。此等經商要義,是李嘉誠一生的商道! 李嘉誠關於“利”的認識超人一等,例如他對“止己之利”的觀點是:“寧虧自己之利,也不虧大家之利”、“舍小利才可取大利”、“先讓利後謀利”,都是非常成熟的商業運作策略,正是因為這種開通,李嘉誠能夠恪守誠信經商、止己之利以回報社會,奉獻精神,大為可嘉!也體現了李嘉誠不同一般的經商理念。
商人之財,多敗在不知止上,總想以貪欲之心占得天下大小之利,大有滿盤皆收的衝動。這是可悲的。呂不韋、胡雪岩、和珅都是這方麵的鐵的教訓。
一個聰明的商人總是在不斷地調整經營策略,不能總把自己的利益擺在別人之上,要學會利人法則,這樣生意才能越做越大。李嘉城經商就是以自己的原則——利人才能利己?熏而不斷地發展自己的企業的。
李嘉誠從1984年起進行了三次的私有化。私有化是指改變原有上市公司的公眾性質,使之成為私有公司。按證券條例,公司上市必須撥出25%以上的股份掛牌向公眾發售,即使是家族性的上市公司,本質上也是公眾公司。
公司上市以後,收購公司以及供股集資,都是“進取”。將公司私有化,取消其掛牌的上市地位,即“淡出”。“淡出”也是收購,即大股東向小股東收購該公司股票,使其成為大股東的全資公司。
取消掛牌以後的私有公司,就不再具有以小搏大、以少控多的優勢。但私有化的公司,將恢複不受眾股東和證監會製約監督的優勢。此外,李嘉誠所控的長實係集團夠龐大了,僅以長實、和黃、港燈三間巨型公司的規模,足以獲準浩大的集資計劃。李嘉誠就是基於此,先後決定把國際城市、青洲英泥、嘉宏國際私有化。
在1984年,中英就香港的前途問題草簽以後,香港投資氣候一下子轉晴,股市也開始上揚。1985年10月,李嘉誠宣布將國際城市有限公司私有化,出價1?郾1港元,較市價高出一成,亦較該公司上市時發售價高出0?郾1港元。小股東們大喜過望,紛紛接受收購。如在兩年前或兩年後的股市熊市,便可搶到“低價”收購的好價錢。對此,李嘉誠也解釋道:“我們並不是沒有想過,但趁淡市以太低的價錢收購,對小股東來說“唔抵數”(不值得、不公平)。”
李嘉誠在股市中的形象一向極佳,原因是他時刻不忘照顧小股東的利益。由於得到股民擁戴,李嘉誠在股市中時常可以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縱橫股海,如魚得水。
而在以後的兩次私有化中,李嘉誠同樣是以“照顧小股東的利益為前提”進行收購的,雖然有時得失會有所不同,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李嘉誠這種“利人利己”的經營方法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對於經商來說,必須遵循彈性原則,使動態經營管理具有一定的伸縮餘地,使經濟運行能在一定餘地內變化。商業是具有多種矛盾的體係,因而經營管理的決策是合力決策,不能走極端。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長則得,多則惑。聖人抱一為天下試。”這是老子道家思想對做人做事的智慧心得,意思就是說:處理事情,能彎曲則能保全,能委屈則能伸張;地低窪則將轉為平滿,物破舊則將轉為嶄新。人對於財物,少量擁有就會最終一直得到,多占就將迷惑而失去。
真正成功的商人都知道義之所貴。特別到了資訊發達、法律健全、公眾素質提高的現代知識社會,提倡雙贏、利人才能利己。
綜上所述,也證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做人不能隻顧到自己,必須以“利人”的原則為第一,因為隻有你利於別人,別人才會有利於你。競爭中,競爭者要竭力爭取自己的利益,又不要忘記讓大家都得利,既要使自己生活得好一點,也不要忘記讓大家都活下去,既要努力去達到自己的目標,也要學會妥協、讓步。俗話說:一人拚命,十人難擋。商場上千萬不可對自己的競爭對手逼得太狠,因為,逼急了的兔子也是會咬人的。
溝通交流,密切合作
狼,是一種很善於交際的食肉動物之一。它們並不僅僅依賴某種單一的交流方式,而是隨意使用各種方法。它們可以用嚎叫、用鼻尖相互的挨擦、用舌頭舔、采取支配或從屬的身體姿態,使用包括唇、眼、麵部表情以及尾巴位置在內的複雜精細的一些身體語言或利用氣味來傳遞一些信息。比如:當一隻狼麵臨著無法自我解決的強大獵物時,他會用低沉的吼叫聲召集自己的一些同伴來共同消滅這個獵物,然後共同享用這勝利後的美餐。雖然,享受的隻是部分獵物,但是,總比看著自己獨身無法戰勝的敵人飄然而去而一無所獲要強的多。在商場上,經商者彼此之間也要學會密切合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