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3月28日,已被日本軍隊征用的“阿波丸”在新加坡裝載了從東南亞一帶撤退的大批日本人駛向日本。4月1日的午夜時分,船航行到我國福建省牛山島以東的海域,美軍潛水艦“皇後魚號”正在該海域巡航,它發現了“阿波丸”,使得“阿波丸”遭到數枚魚雷襲擊,3分鍾後迅速沉沒。全船2009名乘客及船員,最後隻有三等廚師——下田勘太郎一人幸免於難。
這一事件令全世界為之震驚。而當人們聽說阿波丸船殼內還有驚人的財富時,震驚更是難以言表!
“阿波丸”上的無價之寶
1976年,美國《共和黨報》11~12月號特刊報道:“阿波丸”上裝載有黃金40噸,白金12噸,工業金剛石15萬克拉,大捆紙幣價值不明,工藝品、寶石、人工製品40箱,價值不明。
1976年,台灣《中國時報》11月21日報道:“阿波丸”被擊沉時載有金錠40噸,白金12噸,未加工的寶石15萬克拉,美、英、香港貨幣數捆,工藝品40箱,鎢2000噸,鋁2000噸,錫3000噸,鈦800噸,橡膠2000噸。
“阿波丸”沉船上除金銀財寶外,很可能還有一件無價之寶,就是“北京人頭蓋骨化石”。
1977年1月13日,我國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決定,福州軍區統一指揮,組織交通部和海軍的力量,對“阿波丸”沉船進行打撈,工程的代號是“7713”。
5月1日,發現“阿波丸”沉船,此時船已斷為兩段,前段長是44.7米,後段長是107.8米,埋在海底泥深9~11米,水深在60~69米之間。
1980年,“J503”海軍號艦的指戰員完成拆解沉船首段的任務,穿引船底4道、14根千斤鋼纜,上海救撈局“大力號”海上自航浮吊船把首段一舉吊浮出來,並且拖到平潭島娘宮錨地擱上淺灘。該次打撈行動,一共撈獲錫錠2472噸,售價達5000餘萬美元,此外還有橡膠等貨物等數千噸。
可是。在“阿波丸”上並沒有找到黃金,更沒有發現“北京人”頭蓋骨化石。有人對此產生疑問:是不是那些傳言隻是日本人為了打撈他們的2008具骸骨而故意布的迷陣呢?
本著中日友好和人道主義的精神,我國政府先後在1979年的7月、1980年的1月和1981年的4月,以中國紅十字會和中國上海海難救助打撈公司的名義,在上海向日本方麵分三批移交了撈起的死難者遺骨以及他們的遺物。
一直到2001年,傳說的40噸黃金以及“北京人”頭蓋骨是不是藏真的身在“阿波丸”上的爭論還是沒有結果。
相關鏈接——“阿波丸”
“阿波丸”是日本郵船株式會社於20世紀40年代初建造的一艘遠洋郵輪,其姐妹船還有“箱根丸”等。
“阿波丸”船長154.9米,寬202米,深12.6米,總噸位11249.4噸,主機功率5880千瓦(7590匹馬力)。
1945年初,“阿波丸”被日本軍隊征用,用以作為救濟運輸船。為了避人耳目,“阿波丸”上懸掛的是象征和平的綠十字旗,並在其船體兩側油漆上巨大醒目的綠十字標誌,以掩蓋其為侵略戰爭服務的真實用途。
3月28日,“阿波丸”在新加坡裝載了從東南亞一帶撤退的包括大批日本軍人在內的近2000人(連同船員共計2004人)已經掠奪而來的數千噸橡膠、錫錠等戰略物資,啟航駛回日本。4月1日午夜時分,“阿波丸”行駛至我國福建省牛山島以東的海域時,被正在該處海域巡航的美軍潛艇“皇後魚號”發現追蹤,並發射數枚魚雷擊中,3分鍾後即迅速沉沒。死亡人數達2003人,超過了“泰坦尼克”號冰海沉船,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海難事件,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巨大震驚。
納粹寶藏在哪裏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第三帝國將要土崩瓦解之時,納粹當局慌忙將戰爭期間的部分秘密文件和劫掠的財富藏了起來,這便引發了日後久未間斷的尋找納粹寶藏的活動。
漁夫的意外發現
奧地利薩爾茨堡東南60千米的巴特奧塞的附近,怪石嶙峋、鬆林茂密。此地有托普裏塞湖,它被稱為是施蒂裏亞州“黑珍珠”湖泊。它原是個鹽礦,長大約2000米,而寬卻不到400米,最深處達103米。50餘年來,關於它的各種恐怖傳聞以及周圍艱險的山路,使這麼多年來許多旅行者都望而卻步。
1945年5月初,一個漁夫,他常在湖上打魚。這天他忽然發現湖中漂浮紙片,撈上來發現上麵印著莫名其妙符號。他揣摸著,這可能是一張哪國的鈔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