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魯門計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的大部分地區經過德國的掠奪和盟軍的轟炸,已經變得支離破碎,工廠陰冷淒涼,寂然無煙,看不到一點生命的痕跡,道路網已經被破壞殆盡,車輛的油料已經耗完。而且隨著勝利日的到來,饑荒也就像一個幽靈,在歐洲遊蕩,另外,隨之而來的,還有近半個世紀的冷戰。
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向國會要求撥款4億美元,其中2.5億給希臘,1.5億給土耳其,以抵抗共產主義的侵略。最後,總統的計劃通過了。
這份名為“杜魯門主義”的文件在美國外交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標誌美國已經徹底走入冷戰,而且,這也是它第一次大規模介入其他國家的內戰。實際上,當時希、土兩國的情況並不像美國人所聲稱的那樣嚴重,對此,杜魯門心裏是有數的。情況並不嚴重的希臘和土耳其尚且得到了美國的傾力支持,那麼,對於被貧窮和共產主義困擾的歐洲,美國如何應付呢?
東西方冷戰開始
這種情形下,馬歇爾計劃出名了。馬歇爾計劃,又稱“歐洲複興計劃”。表麵上看來,馬歇爾計劃是一個純粹的經濟援助計劃,馬歇爾在講話中也說,這個計劃不針對任何國家,而是針對“饑餓、貧窮、絕望和混亂”,但實際上人們已經知道,這個計劃有著深刻的政治背景。杜魯門說,它與“杜魯門主義”是“一個核桃的兩個半邊”,它的主要目的是對付蘇聯。
蘇聯也想參加馬歇爾計劃。斯大林說,社會主義蘇聯和資本主義美國在戰爭年代能夠合作,在和平年代為什麼就不能合作呢?能夠搞來美援度過經濟難關,豈不是一件好事?於是,斯大林就派外長莫洛托夫帶著89位經濟學家來到馬黎,及至到了之後,外長才了解到,每一個受援助的國家都要公開自己的經濟資料備查。他一下子就傻了眠這件事涉及主權問題,是萬萬搞不成的。
於是,莫洛托夫一怒之下離開了會場,臨行時丟下了一個警告:馬歇爾計劃會破壞國家主權,使德國死灰複燃,讓美國控製歐洲,“使歐洲分成兩個集團……在各國關係中間製造新的困難”。
由於美國多方麵的援助,加上巨額美元的注入,歐洲的經濟狀況有了極大的改觀,人們不再受嚴冬的煎熬,工廠有了生機,饑荒沒有了,人們也更加忙碌了,歐洲總算度過了一次難關。對此,半個歐洲都對美國感恩戴德。
美國在歐洲推行杜魯門主義的馬歇爾計劃的順利進行,使美國政府在歐洲有了一定的地位,而結果導致了蘇聯和美國的對立。世界和平的格局被打破,陷入了東西方冷戰狀態。
相關鏈接——馬歇爾計劃
馬歇爾計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援助歐洲的計劃,也稱為歐洲複興計劃。
1947年6月5日,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發表演說,第一次提出了援助歐洲經濟複興的方案,因此得名為“馬歇爾計劃”。馬歇爾計劃認為,當時的歐洲經濟瀕於崩潰,糧食和燃料等物資極度匱乏,需要的進口量遠遠超過它的支付能力。如果沒有大量的額外援助,就會麵臨性質惡劣的經濟、社會和政治的危機。因此馬歇爾呼籲,歐洲國家應共同製訂一項經濟複興計劃,美國則用其生產過剩的物資來援助歐洲國家。
1947年7月至9月,英、法 、意 、奧、比、荷、盧、瑞士 、丹、挪、瑞典、葡、希、土、愛爾蘭、冰島16國的代表在巴黎舉行會議,並決定接受馬歇爾計劃,建立歐洲經濟合作委員會,提出要求美國應在4年內提供援助和貸款224億美元的建議。
1948年4月,德國西部占領區和的裏雅斯特自由區也宣布接受美國國會通過的《對外援助法案》,馬歇爾計劃正式執行。
馬歇爾計劃實施期間,西歐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25%。馬歇爾計劃也成為戰後美國對外經濟技術援助最成功的計劃,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對西歐的聯合和經濟的恢複起了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