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譚友林,中國就業壓力的空間格局與區域經濟發展,人口研究,1999(11).
75.滑鳳琳,淺議西部產業結構調整,南方經濟,2001(7).
76.敏芳,西部大開發中的經濟增長與就業增長淺議,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000(3).
77.李通屏,範炳良,論西部開發中的就業創造,生產力研究,2000(5).
78.賴小瓊,論經濟增長與失業,廈門大學學報,2001(3).
79.胡乃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與增加就業的關係,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1(3).
80.張廣莉,西部大開發中甘肅農村扶貧開發的新問題與對策,開發研究,2001(6).
81.朱堅真,匡小平,西部地區扶貧開發的模式轉換與重點選擇,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0(6).
82.王建兵,西部大開發環境下的扶貧開發,甘肅社會科學,2000(5).
83.李金虹,貴州省勞動力就業對策研究,貴州社會科學,2002(5).
84.王禮全,殷福保,中國西部地區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現狀及趨勢,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01(4).
85.陶全軍,肖維品,馬桂才,發展非公有製經濟,促進西部大開發,重慶建築大學學報,2001(1).
86.段良,陳新生,對西部大開發中新疆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實事求是,2001(2).
87.陳華,索朗仁青,西藏人口、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人口研究,2002(1).
88.李建英,關於旅遊消費與經濟增長的若幹思考,沿海經貿,1999(12).
89.李亞伯,袁淩,西部城鎮化發展戰略研究,湖南大學學報,2002(1).
90.高強,我國三大地帶農戶兼業形態研究,經濟地理,1999(1).
91.林筠,李隨成,西部地區城市化進程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中國軟科學,2001(11).
92.徐國弟,加快西部地區城市化進程,宏觀經濟研究,2002(7).
93.張曉輝,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研究,中國農村經濟,1999(10).
94.彭果,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思考,統計觀察,2003(1).
95.張仲英,走近下崗職工——關於沈陽等四城市下崗職工再就業和社區服務業需求情況的抽樣調查,經濟工作導刊,2001(2).
96.張小明,市場與政府關係的理論再透視,寧夏社會科學,2000(1).
97.王學義,關於成都市錦江區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與農業發展,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02(4).
98.周永章,關於成都市縣域經濟工業產業布局的思考,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2004(1).
99.朱巍巍,成都市失業職工就業與生活狀況調查,社會工作研究,1995(6).
100.成都市社會科學研究所,成都市國有企業待崗職工基本狀況的調查研究,天府新論,1996(6).
101.曾相泉,於泳,中國自然失業率的測量與解析,中國社會科學,2006(4).
102.趙永亮,徐勇,勞動力的結構轉型與長期失業率——對高增長率與高失業率的反思,工業技術經濟,2006(2).
103.張江雪,我國三大經濟地帶就業彈性的比較——基於麵板數據模型的實證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5(10).
104.周鵬,西方主要國家基於協調發展的區域政策及啟示,經濟縱橫,2005(11).
105.何筠,區域就業結構的演進和轉換——以江西為例,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2).
106.王成斌,農民外出就業:社會結構與行動主體的交互作用,江海學刊,2004(6).
107.紀韶,中國農民工流動就業現狀的實證研究——對2004—2005年我國14個省調研數據的分析,經濟與管理研究,2006(4).
108.劉文,1997年以來我國農村勞動力流動趨勢分析,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
109.周勇,中國西部地區現階段產業結構的考察與比較,經濟地理,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