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卷首語當詩歌有了自己的貨幣(楊黎)(1 / 1)

公元2013年11月1日,烏青問我知不知道比特幣?我想都沒有想,就告訴他我知道。當時他在上海,我在北京,我們的實際距離構成了我們不那麼一致。這也許是一種現實,即使在了不起的互聯網時代,對於兩顆很相通的心靈,他們也有不自如的地方。你知道?烏青在微信上大吼。你知道那你怎麼不搞詩歌幣呢?

是啊,作為虛擬世界的的實際使者,在整個世界演算虛擬實現的過程中,居然保持了近7年的沉默,這讓上帝都感到有點意外。當然,也許不是意外:適當地晚一點,就像恰如其分的停頓,也許就是詩歌自身發展的命該如此。

反正,好事情終於姍姍來了。

多年的努力,人類已經很有錢了。我常常用近十幾年的經濟危機鼓舞我們自己,與以前的經濟大蕭條相比,即使因之讓一個國家差點破產,也沒有餓死過一個人。所以,現在的經濟問題,說到底就是經濟分配的道德問題。虛擬幣作為新的世界貨幣,恰好滿足了人類新的道德要求。我堅信,每一次虛擬幣的交易,都是虛擬幣自身的增值。

虛擬幣與傳統貨幣的最大差異,就在於它的去權威性、去中心化。作為現代社會的現代產物,它包含了現代人對自由、獨立和散漫的向往與追求。詩歌與詩人,在過去的世界裏,一直因太自由、太獨立和太散漫而與嚴肅社會不那麼合拍。這是一個錯誤(對於詩歌),這更是一個機會(對於詩人)。

而現在,請大家記住,公元2014年4月30日,在上海,我與烏青決定,我們要開發詩歌的虛擬幣。當詩歌有了自己的貨幣,詩歌的虛擬性就充分地真實可握。作為提議人,烏青已經準備好了相關技術條件。而作為同議人,我決定先購買一筆詩歌幣,作為《橡皮:中國先鋒文學》雜誌第3期的作者稿費。

這是詩歌幣的第一筆交易,但它不會再少,隻會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