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讀性的問題一直困擾著當代小說,對於辦刊物的人來說,更是一個必須正視的問題。《小說選刊》的宗旨是要通過“現實觀照、人文情懷、獨特視角、中國氣派”讓讀者喜歡,同時能夠體現出當代小說的潮動。《小說選刊》這些年來能夠在改版後持續保持發行量的增長,就在於時時將讀者記在心,不忘讀者的提醒和鼓勵,努力能夠和讀者心連心。
現在媒體的多樣化也造成了讀者的分化,特別是數字閱讀的興起對傳統紙媒衝擊很大,數字閱讀的快捷、簡短、平麵化,對文學期刊的影響異常深遠。我們在選擇稿件的時候,在強調現實性、藝術性的同時,也注意到小說的可讀性,孤芳自賞的作品盡量少選或不選。因為曆史上的文學經典,都是讀者喜聞樂見的,不經過讀者發酵的作品,是很難成為經典的。這一期的中篇小說《女兒進城》《大地鋼琴》《奔跑的月光》《孤鶩》都是在反映現實生活方麵有一定特色的作品,在可讀性方麵也下了工夫。《女兒進城》寫城鄉的巨大懸殊,寫貧窮者的自尊和父女不可磨滅的親情,《大地鋼琴》說的是窮狗和富狗的故事,潛在的狗的“階級分析”通過小說的描寫讓人深思,而《奔跑的月光》說的是一個傻子被冒領的故事,其間的眾生相也是現實問題的折射。《孤鶩》是一篇帶有懸疑性質的小說,女主人公視角的警察英雄居然是貪官的玩物,情節生動,一波三折。短篇小說方麵無論是鄧一光的打工題材,還是曾劍的軍事題材,甚至蔣一談的海外題材,都做到了現實性、可讀性、藝術性的統一。
好的小說在表現現實生活或者講述曆史時都能夠透現當下生活的氣息,體現出深厚的人文關懷,能夠貼著讀者的心靈。本期的這些小說不回避生活的缺陷甚至陰影,但在揭露生活中的矛盾、衝突的同時,保持著對真善美的摯愛,對假醜惡的憎恨,無論是城市的底層人士,還是衣食無憂的高級白領,在揚善愛美方麵都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