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序四 一個美麗的傳說(1 / 1)

這個故事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末。

夕陽西下,一抹殘霞斜照在閣子林,整個村莊好像籠罩在一片熊熊燃燒的火海中。在村莊不遠的幾座小山丘上,可以看到片片綠林,異常耀眼奪目,讓這個盛夏的小山村,多了一份生機,多了一份深邃。

在一個夏季的黃昏,閣子林村的人們還在田地裏忙著收割小麥。村子裏的一群小學生從柳樹坡上吵吵嚷嚷地跑下來,打破了沉睡中的閣子林的寧靜。要說這柳樹坡,其實也隻有三棵柳樹,旁邊也有幾棵白楊樹和杏樹,但不知道為啥人們總是叫它柳樹坡,村裏也沒有幾個人能夠說清楚,據說是老祖宗流傳下來。凡是老祖宗留下的,誰也不敢去較勁,要是弄不好,那就是“不肖之徒”。如果在閣子林戴上這頂“帽子”,那就永遠別想抬起頭。這是閣子林不成文的“村規”。

在這群活潑可愛的小孩子中,跑得最快的是一個胖胖的、矮矮的小子。他可算是村子裏最有名的小孩了,原因有二:其一,在閣子林沒有小孩比他更淘氣;其二,他是村裏公認的“搶水高手”。人們都叫他小林,好像他沒有姓一樣,其實他的全名叫俞小林。“愚小林”,聽這名字似乎他並不聰明,但名字並不能說明什麼,他算是閣子林最聰明的孩子了。或許是因為太出名的緣故,要是有人提起小林,就非他莫屬。此刻,他急急忙忙地跑著,一定又是為了搶水。

閣子林村坐落在黃土高原上一個偏僻的小山腰上,梯田相連,綠樹環繞。在天逢大旱之年,這個小山村被簇簇綠樹包裹著,是最讓人感到奇怪的現象。在黃土高坡上,有這麼大片的綠林,簡直是一種奇跡。

聽幾位白發蒼蒼的老人說,關於村子的名字,還有一段神話故事。他們說的是真是假,無從考證,因為他們年紀最大,算是閣子林的“權威人士”。不過,一些小孩子總是好奇地問上一遍又一遍,那些老爺爺也不厭其煩,重複講了好多年,直至進了土入了安(死亡),就沒有小孩敢去問了。

聽這些老人們講,幾百年以前,曾經有一個道士路過村莊,當時天色已晚,道士在村莊周圍茂密的樹林中轉了又轉,困在裏麵幾個小時,最後才從樹的縫隙中瞧見微弱的光線,順著光線找到一戶人家,就在村子裏一個農戶家借宿了一個晚上。

翌日,天蒙蒙亮,道士要忙著趕路,所以很早就起床了,在農戶家的院子裏踱步,這時東方剛剛發亮,道士借著光線瞧了一瞧,被村子的美景吸引住了。這裏群山相擁,綠林環繞,風景旖旎,遠看一山綠,近觀村裏村,真可謂是一個風水寶地,於是情不自禁地在農戶的院牆上題寫了兩句詩:“林子閣前望群山,村村相擁綠林翠。”道士走後,村民看到那兩句詩,才把村莊取名為閣子林。

曆盡百年風吹雨打,閣子林仍舊綠林成片,可有句俗話說得好:“山不轉水也轉。”山沒有失去綠色,可閣子林沒了水。如今,在閣子林用一碗油換不來一碗水。村裏的幾口泉,現也全幹涸了,這下子可真苦了閣子林村的人們。無論春夏秋冬,常常要起早貪黑去搶水。每天三更時分,人們都已提著水桶跑遍幾條溝。搶不上水,一天的生活就沒了保障。

在閣子林,搶水就等於是在搶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