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湯氏集團 (正在更新)(1 / 1)

要提及這個公司,還要從頭說。

湯氏集團在天津市甚至是華北地區都是家喻戶曉的,從我太爺爺那輩起,就開始名震四方,這還要追溯到上個世紀60年代。聽老輩人講起,我太爺的一生極富傳奇,正式這傳奇,才造就了我們湯家今日的輝煌。

1930年那年,太爺在河北省一戶平民百姓家中出生。相傳北方老年間,有一個不成文的習俗,小孩子在過百歲那天,家裏一定要舉辦一個略帶神秘色彩的活動——抓周——在小孩子麵前擺上一些東西,毛筆、書、銅錢之類的東西,看小孩兒第一次抓什麼東西,預兆了這輩子可能從事的工作和出路——在那個迷信的年代,要是抓到了什麼犯了大忌的東西沒準真的會被扔到大街上。

我太爺的傳奇一生從這天開始。當天家裏人請來了周圍的鄰居還是一些近親,喝過滿月酒,眾人搜集來屋裏一些簡單的擺件,放到土炕上,讓小孩子抓周,其中就有幾根已經用過了的洋火——也就是現在說的火柴,一本旁邊一個老先生帶著的《易經》。待準備的東西一字排開,孩子的爹娘搓了搓手,把小孩抱到炕上,讓他去抓。就在這一刻,在場那個老先生傻眼了——

隻見我太爺竟然把三根火柴,平行的排放在《易經》之上,擺出一個“三”字。

就在眾人為我太爺會擺放東西高興的時候,老先生支支吾吾說道:“此兒,大器者,天定。”

不錯,稱我太爺“大器天定”,並非空口說夢。在那個時代,不管是否接受了西洋文化,就是是看過《百家姓》的人,都是少數,懂得《易經》的就自然沒有多少了。老先生告訴大家,我太爺擺出的並非是普通的圖案,而是《易經》八卦位中的一位——乾位,即代表“天”。一個剛滿月的小孩子能把這一位擺到《易經》之上,隻能說明,在生前就已經有了連通天地的本事,沒準還是一位法力無邊高僧的轉世。

百姓多是沒有錢的,我太爺家也是一樣。長到5-6歲,家裏也沒有錢去供他上私塾,就一直隨著爹娘苟且活著。10歲那年,為躲避日軍侵華戰亂,為能在戰爭中僥幸得命,與爹娘踏上了奔赴天津的道路。眼看就要離開是非之地,不幸路上逃難的百姓被日軍正好包圍,在幾挺歪把子的咆哮聲和嘈雜了掙紮的哀嚎聲中,所有人都倒了下去,永遠和鮮血一起緊緊粘在了華夏大地上——唯獨我太爺。

軍隊指揮官見狀,示意不要讓士兵開槍,而打算自己使用指揮刀結束這個小孩的生命,以震士氣。惡魔的儈子手操刀走了過去,就在猙獰的大笑揮下刀的那一刻,至今不知發生了什麼,日軍軍隊幾十人連同指揮官一起,神秘消失了!隻有那把指揮刀,順著我太爺的耳朵旁掉下,直直插在地上。

一個小孩子怎麼會見到這種場麵,何況自己剛剛沒了爹娘,一時暈倒在路上。

後來,八路軍的部隊聽到槍聲之後趕來,見狀就去檢查有沒有幸存的百姓。一位戰士發現了太爺還有一口氣,而且這個小孩竟然手裏握著一把指揮刀,就把他帶回根據地養傷。待太爺蘇醒之後,在過度驚嚇之中,混亂的意識沒有辦法表達清楚當時的情況,再加上親眼看到爹娘痛遭毒手,竟急得說不出話。而外麵部隊裏的戰士早已炸開了鍋,就因為這指揮刀竟然是在這個小孩子手裏,就因為竟然沒有發現指揮刀主人的屍體,一時傳的沸沸揚揚。有人說這是上天下凡的神兵,但在當年不得有任何迷信色彩的部隊中,這種說法立即被壓製了下去。

等到太爺病情好轉,等待已久的八路軍領導來詢問情況,照實說後,所有人都做出正常的反應——不信,這也難免,現在也沒人相信——可是這畢竟是一個小孩子的話,也沒有撒謊的必要,最要命的是竟然手握日軍指揮官的指揮刀,也沒有辦法就說不信。

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先是周邊的幾個鎮子,之後是整個地區,有好多老百姓竟慕名前來,稍帶上什麼東西,拜見一下能拯救百姓於火熱之中的“天兵”,不過當然都被八路軍戰士謝絕了。

就這樣,失去雙親,再沒了家的“天兵”留在了部隊,一留就是二十幾年。

漫長而殘酷的近代侵華戰爭、國共內戰後,新中國建立的號角終於吹響,而此時,屢立戰功的太爺,也有了師級職務。1956年申請退役成功後,回到了曾經的家鄉。

我祖上至少是我高祖這一輩一直紮根於河北承德,回到家鄉的太爺多次尋找遠近親戚,而大多早就在戰爭期間老死或者在顛沛流離的逃亡路上活活餓死——最終隻是找到了幸存於戰爭的一個表妹——一個從未打過什麼交道的遠方親戚,老家排行老四,別人多稱呼“四妹”。在部隊中養尊處優別人為首是瞻,但人隻要一離開揚名自己的地方,就便又陷入低穀。那一陣建國不久,正是大鬧自然災害的光景,新一輪饑荒就像地裏的蝗蟲一樣讓人避之不及,也就更沒有什麼人關注太爺“首長”的稱謂,鄰裏隻是當做一張和自己搶糧食的嘴,這也難免,在那個年代,別說溫飽小康,就是能有糙米吃就是上輩子積了大德。

(本卷等待繼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