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連載前的一段文字(3 / 3)

相信絕大部分讀者們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都會很驚訝,在我國的史書裏很少能看到類似的文字,因為這完全是從一個野蠻人的立場上對文明社會一種**裸的否定。在行看來,漢人的士大夫雖然自詡禮儀之邦,但那不過是一種虛偽,他們與親屬關係疏遠,相互矛盾重重。上位者殘忍的壓迫著人民,迫使他們耕種田地來繳納稅收、承擔沉重的勞役來修築宮室房屋,使得人民困苦不堪,無力保護自己,而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己的私利,這種所謂的文明和禮儀又比匈奴人的“野蠻”高明到哪裏去呢?到了最後,行說大聲嗬斥著漢朝使者,威脅說“你不要廢話,隻要輸送給匈奴的繒絮米蘖一定要使其數量足,質量好就行了,如果不齊全、粗劣,那麼等到莊稼成熟時,匈奴就要騎著馬奔馳踐踏你們成熟待收的莊稼。”

這種威脅宋朝的士大夫們一定不會陌生,他們從遼人、西夏人還有金人的口應該聽到過很多遍。千百年之後的我們在讀到這一段文字,在感到屈辱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這行說所說的相當一部分是事實。北宋末年時華民族那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古代文明對於我們的祖先從某種意義上已經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了,無論是那優雅的宋詞、精美的工藝品、深邃的哲學、閑雅的士大夫、繪畫、瓷器、自由的市井、繁榮的商業,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出現的,如果要我對這個城市下一個更加嚴格的定義,那就是東京汴梁,如果我們認認真真的去深入到北宋繁榮的文化裏去,就會發現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著汴梁,為這座偉大的城市服務的。為了讓這座城市裏的人們過上這塊土地上從未有過的生活,整個帝國都要向其輸血,被弄得精疲力竭,以至於根本無力保護自己。在後世的我們高聲稱頌北宋從未有過的先進財稅製度的時候,也請不要忘記這同時意味著對底層農民從未有過的刻骨盤剝。曆史就是這樣,他永遠隻會記載著那些能夠書寫曆史的人們想要讓後世的我們看到的東西,至於那些沉默的大多數,隻會無聲的被掩蓋在曆史的塵埃之。

現在讓我們把時鍾調回到靖康二年(1127年),金軍已經第二次包圍了東京汴梁,這座夢幻般的城市已經岌岌可危。曆史上記載,這座城市的總人口最繁盛時不下百萬,城牆高厚,城內有天下最精巧的工匠,儲備著可以裝備數十萬大軍的武器。可是到了這個時候,甚至連守衛城牆的士兵都不夠了。讀到這裏的時候,我想做一個簡單的算術題,哪怕現在隻剩下五十萬人,按照一戶五人抽一丁來計算,就立刻能得到十萬壯丁,就算不能出去打野戰,守衛城牆還是足夠了,而且還有相當數量的宋軍。而金軍總兵力也就不過十五萬,按照古代攻城至少要超過守軍一倍來計算,金軍統帥考慮的不應該是怎麼攻下東京城而是應該怎麼樣退回黃河去。迦太基在交出了所有的武器之後,還能夠憑借城內剩餘物質製造出來的武器抵抗了羅馬人三年的圍攻,最後才因為糧絕而破城,而金軍東路軍統帥完顏宗望是在1126年的12月10日抵達東京城下,第二年的1月9日便破城,一共花了不到一個月時間。

就這樣,汴梁城被攻破了,兩個皇帝和三千多名趙氏皇族、**妃嬪與貴卿、朝臣等被虜往金國,他們的很多人都忍受了殘酷的虐待之後死去,後世的很多人為他們的悲慘遭遇留下了同情的眼淚。但請不要忘記,這一切都是他們自己造成的,正是因為他們的愚蠢和貪婪,才造成了這樣的結果,他們浪費了無數人的忠誠和勇敢,毀滅了這個國家,並且把千千萬萬無辜的人們也拖進了死亡的深淵,難道他們落得這個下場是不應該的嗎?

於是就有了這本書,毫無疑問,書的主角,要抵抗野蠻人的入侵,保衛自己的親人和鄉土,但這並不意味著同時也要保護這些騎在千百萬善良的人頭上,吸吮著他們的鮮血,把滅頂之災帶到他們頭頂上的家夥們。是的,這些人穿著漂亮的衣服,會寫優美的詩詞雅馴的文章,掌握著書寫曆史的權力,但毒蛇就是毒蛇,哪怕他的外表再怎麼斑斕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