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種師道(1 / 2)

“列位!”說到這裏,種師道低咳了一聲,此時他已經是個年過七十的老人了,西北的風沙在他的臉上刻下了無數道溝壑,一雙有些渾濁的已經在兩條白眉下麵,幾乎讓人看不清,他看了看兩廂的將佐,操著濃重的西北口音說道:“俺種某濫竽此軍,幾年來上托朝廷宏福,下賴諸將才武,幸免隕越,實無寸功.年來年邁多病,更是才疏力薄,但圖得個太平無事,一旦卸肩,把西陲的金甌和全軍交還朝廷,告休回鄉,私願已足.想不到朝廷竟然委以重任,讓鍾某好生慚愧,鍾某之能,何能當此大位,還請列位直言,也好提點種某一二!”

屋的人們對視了幾眼,卻沒有人說話,過了約莫半響功夫,前軍統製楊可世低聲答道:“種帥,宣帥還沒在東京,我們還是過幾天等到宣撫司到了雄州再商議不遲吧!”

“正是!“

“還是等等宣帥到了再議不遲吧!”

屋立刻有幾人表示讚同楊可世的意見,而種師道本人和其餘幾個將領則保持著沉默,顯然他們並不讚同楊可世的建議。過了約莫半響功夫,種師道又開口了:“楊統製,你說等到宣帥到了再議不遲,那我問你,若是宣帥到了就讓你立刻進兵,你當如何?”

“這個——”楊可世頓時啞然,他是西軍著名的勇將,有“萬人敵”的美名,但他並不是那種一門心思往前衝的莽夫。來河北這段時間他對於宋軍的現狀也十分了解。原來的西軍要適應當地的環境,休整補足缺額;河北軍軍紀廢弛已久,要重新加強訓練整編;各軍的將吏都不熟悉,要重新調整;遼軍的兵力多少、強弱也不了解;這些都需要時間,按照他的估計,至少還有兩個月的時間才是進攻的良機。而且從兩軍的特點來看,與其讓大軍主動越過白溝進攻,不如以少量精銳渡河占據一個要點,吸引遼軍來攻,而大軍則在白溝南側待機,這樣大勝了固然好。前軍失利也隻會損失少量部隊。但若是等到童貫到了。如果童貫直接開口要大軍北上渡河,那他們就隻有服從命令的份了,不如這裏眾將就先形成一個共識,比較妥當。

“老夫是和西賊打了幾十年仗的。知道這戰場不怕敵兵強。就怕自己上下不一心。上麵要進,下麵卻要退,到頭來輸的個幹幹淨淨。不但自家丟了性命,還上對不起天子,下對不起兒郎們。”種師道的聲音不大,但咬字十分清楚。“俺今天要在宣帥來之前商議軍事,並不是為了自家的權位。古人雲年過七十古來稀,某家今年已經七十有一了,什麼功名利祿都是身後之事了,隻是這一仗實在是,實在是放不下心來呀!”

聽到這裏,眾將臉色都露出幾分感動來,以種師道的年紀和資曆,屋人不少的父兄都是在他手下任職,自己就更不用說了。種師道的將略雖然沒有同時代的完顏阿骨打、粘罕等人那麼天才橫溢,但老謀深算之處,卻別有一番厲害。打個比方,完顏阿骨打可以把隻有一兩分勝算的仗打贏了,而種師道則根本不會打這種仗,而且隻要七分勝算的仗,他就根本不會輸。對於北宋這樣的國家來說,也許種師道比完顏阿骨打更加適合。

“種帥您的心思,大夥都是明白的!”說話的是辛興宗,作為童貫在軍的頭號親信,他決定還是要首先表明自己的態度:“不過宣帥沒有到,咱們商議軍議之事還是有些不妥當,以眼下的形勢看,再拖個幾天也沒有什麼妨礙的!”

辛興宗的發言起到了最後的作用,眾人紛紛表示應當過幾日等童貫到了再說。種師道見狀,隻得歎了口氣道:“也罷,那便等宣帥到了後再說吧!“

眾將見種師道鬆了口,心也都鬆了一口氣,將帥不和可不是鬧著玩的。種師道獨自走出門外,剛拐了彎身後傳來一個急促的聲音:“大哥!”回頭一看,卻是自己弟弟秦州知州、侍衛步軍馬軍副都指揮使種師,他們兄弟兩人都在西軍之,為北宋末年的名將。

“大哥,你這又是何必呢?”種師歎了口氣道:“那辛興宗在這裏,又有哪個敢背著童貫定下來?傳到宣撫司哪裏去,又是一番難看!”

“我豈不知道會這樣,隻是抱了萬一的希望罷了!”種師道下巴微抬起,現出矜傲的神色來:“大戰在即,可上下卻皆嬉嬉然以為必勝,有必敗之征,我種家三代受天子厚恩,豈能坐視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