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強生搖了搖頭,像這樣的國人出國之後,以為國外就是天堂,傻大膽的到處溜達被欺辱的有的是,似乎國人天然的就把自身安全這件很重要的事,排在了很靠後的位置。
談論到哪個國家,通常是先想到那裏能不能賺到錢,至於當地是不是對外來人反感或者治安很差經常發生命案,則完全沒有考慮!
寫出這樣的出國攻略,林強生把安全保障放在了第一的位置,還有國外的一些常識,例如哪些地方排華嚴重,哪些地方黑人多治安差,哪些地方不允許和警察吵架什麼的。
有機會,應該把這樣的攻略刊印出來,大概能賺到錢吧,出國大潮馬上就要來到了!
林強生還想著,自己是不是也能出個係列叢書什麼的,就法國篇、德國篇、美國篇、日本篇,後世的這樣的攻略有的是,真是寫也寫不完啊!
中央的合資法還沒有最終出台,上麵正在集中一些專家的意見,研究世界上現行的一些國家的成熟法律條例。例如德國和美國的法律,然後根據本國的國情製定出一部適合自身的合資法,這個時間大概還要一個多月。
林強生已經委托巴爾的谘詢公司聯係世界上一些大型的設備製造公司,如法國的佛吉亞、德國博世、大陸集團、采埃夫,日本電裝、加拿大麥格納、美國江森自控、李爾集團、天合汽車集團等汽車零配件廠商,也試著和ABB集團的前身瑞典的阿西亞公司和瑞士的布朗勃法瑞公司進行聯係,采購他們的自動化產品。雖然向中國賣出高技術含量的現代化生產線有可能被巴統阻止,但是林強生還是要巴爾試著和ABB聯係。
同時,一些小廠商或者為這些大型集團提供生產設備配套的廠商,林強生也讓巴爾去谘詢業務。
其中就有德國杜爾公司的汽車塗裝生產線,這家杜爾公司可不是小公司,福特和大眾都在用杜爾公司的設備。後世的國內大部分的車企所采用的塗裝設備,大多是出自杜爾公司。據說國內1700萬輛的汽車當中,就有1300萬輛的塗裝是出自杜爾公司的塗裝生產線!
還有德國科勒公司,這家企業是專門生產矯直機,校平機,和衝壓送料線設備的一家專門的機械製造公司。
製造汽車的第一個環節,是從矯直板材,開卷落料,和衝壓送料開始的。製造汽車的鋼板,都是像衛生紙一樣被卷成一大卷送過來的,要通過機械打開‘卷紙’然後矯直,校平,然後再通過衝壓落料線送去衝壓。
還有汽車車身衝壓設備、輥邊設備、打膠係統。
意大利柯馬公司的車身焊裝係統,這家企業雖然是菲亞特的下屬企業,但是1976年才成立,目前它還屬於一家小中型公司,接到一大筆訂單應該會樂瘋他們的。意大利的工人可不好對付,他們正在醞釀全國總罷工,屆時將有幾百萬工人走上意大利的街頭,不知道這筆訂單會不會受什麼影響!
美國的通用和霍尼韋爾這些工業自動化製造商,林強生也讓谘詢公司去聯係一下,有沒有購買的機會隻有問過才知道。
另外像Unimate公司、德國庫卡、日本發那科公司的自動機器人林強生也很是羨慕。
1954年,42歲的美國電氣工程師喬治·德沃爾與29歲的約瑟夫·英格伯格,合作研製出世界第一台可編程工業機器臂(命名為Unimate),並申請專利。該機器臂重約2噸,控製方式與數控機床類似,液壓伺服機構可執行存儲在磁鼓中的程序,位移精度達到0.00254毫米。1956年兩人合夥成立了Unimation公司,這是世界第一家機器人公司。1961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在新澤西州尤因工廠,安裝了首批Unimation搬運機器臂(單台售價1.8萬美元,運行了10年)。1969年通用汽車洛茲敦裝配廠,安裝了首台點焊機器臂。1969年,美國Unimation公司向日本川崎重工提供技術,生產出日本第一台工業機器臂。1973年德國庫卡(KUKA)開發出第一台六軸工業機器臂。1974年日本發那科(FANUC)製成首台機器臂。1983年英格伯格將Unimation公司賣給了西屋電氣,另外創建TRC公司,研製服務型機器人。
1970年代,沈陽自動化所開始研製工業機器人,1980年製成第一台樣機。1985年哈工大製成中國第一台HY-1型弧焊機器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