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今天是我的生日(1)(2 / 3)

我們在拍攝期間發現,每天課間操時,總有一些孩子的家長趁著來鎮上趕集的機會,順便到學校裏給他們送些飯菜,但即便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也常常會讓郭小華這樣的留守孩子感到難過。

郭小華:我看見別人能和他們的父母在一起的時候,我就非常想哭,我就想為什麼我不能和他們一樣,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

郭小華是初二重點班的學生,平時在班裏學習成績一直是前三名,性格好強的她總是把自己的情感深深地隱藏起來,在這個隻有十二歲的女孩身上,我們能感受到許多與她年齡不相稱的成熟。

郭小華:我在別人麵前從不表現出我自己很悲傷,總是笑著看著別人,別人說我的時候,就說你父母沒有在你身邊你怎麼還笑呢?我就說我很樂觀,我是一個樂觀的人,我才不要看著別人幸福我就很悲傷。

記者:你恨過你的父母嗎?

郭小華:恨過,我想他們就這樣離開我,跟拋棄我有什麼兩樣,可是我想了很多,如果他們不打工,我怎麼還能上學呢,我就沒有美好的未來。

這樣矛盾的心理,時刻煎熬著郭小華這些隻有十幾歲的留守孩子,他們雖然也知道父母在外的辛苦,但是對父母的思念常常又讓他們異常矛盾。胡蝶是郭小華的同班同學,父母都在蘇州打工,也是一兩年才能回來一次。

胡蝶:媽媽他們從不對我說他們的工作很辛苦那些,他們隻讓我好好地學習,有時候我聽到我大伯母告訴我,媽媽他們經常晚上熬夜熬到三四點鍾才睡覺,一天才睡兩三個鍾頭,那時候我真的很心痛媽媽,他們為我在外麵賺錢,而我在學校裏學習卻並不太理想。

孩子們的孤獨感和對父母的想念,常常會在日記和作文裏流露出來,學校的語文老師楊惠蘭對此有著最直接的感觸。

楊惠蘭(中江縣積金鎮中心學校初三語文老師):有時候看了我都感覺到很心酸,前邊我寫了一個什麼作文題目我不記得了,有個女同學寫了這樣一件事情,她就在作文當中把自己的心聲寫了出來,呼籲自己的父母快回來,看完作文之後,我下評語,我是站在成人的角度,父母出外打工,他肯定是為了家庭,我說你想父母,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請你理解你的父母,他們為什麼外出打工,他們是為了整個家。我教語文,看了學生的一些作文,在批改的時候,我會用心做一些評語。

留守孩子們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思念,引起了學校領導的高度關注,經過集體討論,他們決定由學校出麵,在節假日組織一些活動,排解孩子們內心的孤獨。

李傑(四川中江縣積金鎮中心學校校長):從去年的中秋節說起,中秋節我們學校沒統一的組織活動,班上的那些同學就自發地把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集中在一起,度過中秋佳節,他們買了月餅,開展活動什麼的,我們都不知道,無聲無息的,看到那些孩子,我們通過了解知道他們內心很苦,這個舉家團圓的日子裏,這些孩子確實孤苦伶仃的,於是我們就產生了想法,在這些節日或者孩子的生日,能不能由學校組織在班上舉辦宴會或者Party,減少他們內心的一些痛苦。

也就是從那時起,學校在每個月的月初,都會為當月過生日的留守孩子過一個集體生日。這一天,是學校為十二月份過生日的同學舉辦生日會的日子,郭小華的生日也在12月。剛剛吃過午飯,班主任和很多同學就趕回來,為郭小華等過生日的同學布置會場了。

生日會上,過生日的同學還可以帶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參加,這讓生日會顯得異常熱鬧。

李傑(四川中江縣積金鎮中心學校校長):今天是我們在座幾位同學的生日,雖然說你們的父母沒在你們的身邊,但是我們的學校老師同學,集中到一塊過這個生日,想這個生日還是非常有意義,如果說你們的父母看到今天的這個場麵,他們一定會特別的高興,也特別的放心。你們在我們學校裏麵學習,生活的很好,他們也就放心了。我想大家在這個同學們的幫助下,在老師的關注下一定要好好的學習,遵守學校的組織紀律,今後長大以後,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我再次祝大家生日快樂,謝謝大家。

郭小華:感謝你們為我們過這個生日。在學校這個大家庭裏我非常開心。

每一次的生日會,學校裏還會為當月過生日的孩子們準備禮物和蛋糕,禮物是高高興興地收下了。但是蛋糕的用途卻是不約而同的一致。

孩子們把蛋糕互相抹到臉上,鬧作一團。生日會往往都是在這樣的場麵下結束。

鄒美蓉(四川中江縣積金鎮中心學校初二三班班主任):平時在家裏邊父母給過生日就沒有這樣的氣氛,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居多,沒有那麼熱鬧,好像學校裏邊舉行集體生日,同齡人在一起覺得非常的活躍。

記者:就在身上弄蛋糕。

鄒美蓉(四川中江縣積金鎮中心學校初二三班班主任):弄蛋糕,誰的身上越多,就覺得越漂亮一樣,反正就是誰的身上越多,心裏就越痛快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