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利(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全國發生交通事故每年是非常多的,但是引起交通事故最後賠償的糾紛是相當大的,甚至我們看到了很多報道,往往每一次的交通事故發生以後呢,都變成仇家,而且為了賠償的事情什麼事情都發生,但是像這種事情這麼很好的(處理),圓滿的展現出人間的一種愛的事情,幾乎是很少很少,所以像這種事情我聽了以後,我覺得既然中央電視台要把這個美的一麵展現給大家,喚起社會、喚起公眾對人世間這種愛心的話,所以我說行,我叫陳主任我說你通知陳建林應該支持、應該配合,包括我在內,我接受采訪也是基於這一點。
陳建林的同事告訴我們,陳建林本人平時生活非常儉樸,在吃穿方麵也從不在意。
周連誌(陳建林的同事):像我們中午吃完飯,有時候剩一些飯菜,他都要求我們打包回去,晚上可以繼續吃,因為我們吃飯的時候用公筷,這個不會髒,所以說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就是如果剩下的菜不打包,他說你不打我打了,你要是能打趕緊打回去,生活非常儉樸,為人也非常樸實。
在香港工作的九年裏,陳建林不但工作出色,而且同事中誰要是有了困難,他都會盡全力地出手相助。
劉貴文(陳建林的同事):我母親過世的時候,本來我心情也是悲痛,我本人也是在香港工作,要趕回老家去時間也比較緊,給陳處長一彙報,他馬上派車幫我送回來了,而且中間還不斷地給我打電話,鼓勵節哀順變,另外也為我集資了一筆慰問金,讓我感受到組織的溫暖,感受到同誌們的關懷。
離春節還有十幾天了,陳建林一家人對江西的小舒偉都很掛念,他們希望陳建林能抽出時間在節前再去看一下這個孩子。
陳建林的二妹:前幾天我們聽有一個親戚好像說,上網查到那個小孩說要送給人家,要送給人家以後相認,我哥後來聽了很緊張,就去網上查,他說沒查到,沒有查到這種事,我哥就是說,因為我們經濟都比較好一點,也留了電話給他們,就說小孩讀書如果以後有什麼困難,在我們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會盡量幫他們,就是說跟他們的家人交代一下,這個小孩他們能看重一點,別讓他沒有父母,所以受人家歧視就是這樣。
在陳建林準備去江西的前一天,他所在的單位——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正在舉行職工春節晚會,在這個晚會上,黨委辦公室還專門發起了為兩個肇事司機遺孤捐款的倡議活動,在短短不到十分鍾的時間裏,局機關的同事們就為三個孩子捐款一萬多元。同事們的這份愛心讓陳建林很受感動。
2006年1月16日,陳建林再次踏上了江西的土地,而此時小舒偉也剛剛放寒假,此刻,他並不知道遠在深圳的陳伯伯又來到了南昌,而且這次是專程來看他的。
陳楚君(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黨辦主任前天晚上開聯歡會的時候,就聽說你們這件事情,所以單位的幹部職工,當時大家都沒事前準備的,聽說捐款給他和他們兩個孩子,就給小舒偉就送來了5000塊錢。
舒家:謝謝。
陳:就希望你們一定要好好對待小舒偉。
舒家:對,我們肯定會。
陳:但不要溺愛他,一定要管好他,把他好好培養,長大了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是我們局裏領導跟同誌們的一些心意,就是說對小孩要好好的培養,將來長大了能夠報效祖國,能夠回報社會,如果沒有努力的學習的話,將來長大也不能成為一個有作為的人,所以作為你們長輩來講就一定要用點心,一定負責任,雖然他父母親不在了,但是你們作為長輩都有這個責任的,無論是對待他本人也好,對待社會都好,都應該有這份責任心的。
舒:感謝你們局裏對俺小舒偉的關懷了,感謝大家的照顧了……
現下小舒偉跟著二伯家一起生活並不缺吃少穿,但是離開父母的日子裏,他還是常常感到難過。
舒偉:就是每次早上一走過去就看見一大堆墳墓,我就看其中肯定有我爸爸的墳,就想起我爸爸。
中秋節的那場車禍奪去了爸爸的生命,事發後媽媽又離開了這個家,此前一直在南昌市出生、長大的小舒偉,隻好一直呆在鄉下的親戚家。
記者:你後來回到這裏來之後適應嗎,生活?
舒偉:(搖頭)
記者:哪些方麵不適應?
舒偉:讀書不適應,教育不一樣。
記者:哪些方麵?
舒偉:就是教育不一樣了,不像南昌教育那麼好。
在舒偉的家裏,陳建林要來了小舒偉母親的電話,這次通話中,舒偉的母親泣不成聲,她說自己從沒想到世上會有這樣的好人,當初陳建林打電話說要把錢還給她的時候,她就一直沒有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