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藝成出師(1 / 2)

公元168年,漢永康元年12月,丁醜日。

漢帝劉誌駕崩於北宮德陽殿,諡曰桓帝。太後竇氏臨朝聽政,桓帝無子,大將軍竇武議立新帝,召侍禦史劉鰷問宗室之中賢德可繼帝位之人,劉鰷推薦漢章帝五世孫、解瀆亭侯劉宏。竇武入見太後,遂於宮中決策,以十二歲的劉宏即位,竇太後派遣侍禦史劉儵守光祿大夫、奉車都尉曹節等人率中黃門、虎賁、羽林千人前往河間國迎接劉宏登基。

次年正月,劉宏隨迎駕車隊抵達雒陽城外夏門萬壽亭,大將軍竇武親自持節以諸侯青蓋傘車迎劉宏入北宮。次日,劉宏繼位,改年號建寧,以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及司徒胡廣三人共參錄尚書事。追尊父親劉萇為“孝仁皇帝”,陵墓為“慎陵”,母親董氏封為“慎園貴人”。同年,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謀誅宦官,事敗,陳蕃、竇武身死,宦官等見竇武、陳蕃、李膺、杜密等名望仍在,不肯罷休,於是向漢帝進讒言,誣陷黨人“欲圖社稷”,意圖謀反。年僅十四歲的漢帝劉宏遂大興大獄,追查士人一黨。

李膺、杜密、翟超、劉儒、荀翌、範滂、虞放等百餘人,被下獄處死。在各地陸續被逮捕、殺死、流徙、囚禁的士人達到六、七百名。

漢熹平五年閏五月,永昌太守曹鸞上疏為黨人訴冤,言辭激烈,帝大怒,立即將曹鸞處死,並重申黨人之禁,詔令州郡,凡黨人門生、故吏、父子、兄弟以及五服之內的親戚在位者,皆免官禁錮。

公元176年,大漢宏皇帝熹平五年丙辰年12月,丁巳日。

清晨的曙光穿過漫天白雪,灑落在高聳的朱雀門闕上,波光粼粼,蔚為壯觀。步廣裏蕭府後院,早已是梅花滿地,落英漫天。

少年長身而立,持劍而舞,濃密烏潤的青絲隨風飄揚,微微遮住了他稚嫩卻又絕美的麵容,絲絲劍氣卷起滿園梅花,漫天飛揚。青光微閃,片片花瓣被整齊地切作兩半,寶劍劃過,忽如靈蛇吐信,嘶嘶破風,又如遊龍穿梭,行走四身。少年身姿修長,時而輕盈如燕,點劍而起,時而驟如閃電,落葉紛崩。大開大合,如金戈鐵馬,劍走輕靈,如春風拂月,漫天白雪倏忽而下,竟不及少年三寸之地。

青光閃過,少年歸劍入鞘,動作輕盈熟練。繁華落盡,映得他俊逸精致的五官越發妖魅,似劍的眉目顧盼生姿,秋波蕩漾,宛如一潭清泉深邃清澈,修長挺拔的身姿,濯濯如春月柳。

少年嘴角輕揚,泛起一絲微笑,飄揚的梅花飛過,宛如一幅水墨畫,美得刺人眼睛。

少年薄唇輕啟,對著遠處的男子微一拱手道:“王師,弟子這套劍法舞的可還得法?”

院子一側站著一名威猛雄壯的中年人,劍眉星目,身長八尺,雙鬢斑斑雪白,眼神卻犀利如電,懷抱一柄玄黑色寶劍,雙手布滿厚厚的老繭,如同山嶽般巍然不動。

中年人身後還佇立著兩個少年,皆是年約束發,一個麵容清秀,身姿欣長,左手執著一柄細劍,右手一層厚厚的老繭,目光沉穩。另一個少年卻是臉色微黑,麵容威武,身高足有七尺,懷抱一柄環首刀,虎背熊腰,如同熊羆一般雄壯。

“公子習劍五載,劍術已經精熟,以後隻要每日勤練,自然能臻至化境,越卻是沒什麼能教給公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