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繩子居然紋絲不動。裏奇把繩子從腰帶下麵穿過去,再將所有的東西都拴在繩子上,然後開始往上爬。為了抓牢繩子,這一次他沒有戴手套。
沒爬幾下,裏奇就覺得雙臂發軟,渾身無力,他已經一天多沒吃東西了。裏奇不時地用牙齒咬住繩子,讓雙臂休息一下,然後再接著向上爬。
一下,兩下,三下……裏奇用胳膊和牙齒交替著向上爬……終於,他接近了洞口。
外麵正下著大雨,雨點啪啪地打在臉上,可他覺得舒服極了,透過洞口吹來的一絲清風,如同生命在向他召喚……
他抬起右腿,伸出洞口,然後蜷起身子,當全身露出洞口時,用力往上邊一滾——他成功了!
裏奇一動不動地躺在地上,睜大眼睛望著風雨交加的夜空,心裏充滿了勝利的喜悅。他深深地吸了幾口氣,強忍著周身的酸痛,爬了起來。
他看到自己扔出的石頭和繩子緊緊地繞在一棵杉樹的樹枝上,那棵樹離洞口隻有一米多遠。他感到奇怪,為什麼以前扔了幾百次都沒有碰到這棵樹。
裏奇疲憊不堪,但他一步不敢停留,冒著滂沱大雨,蹣跚向前。一直走了10多公裏,來到了公路,他伸出手,做了個搭車的手勢。
幾秒鍾後,裏奇便坐在一輛汽車溫暖的前座上了……
事後回想起這段經曆,裏奇感到滿意的是,為了脫險他做了一切努力,如果少扔一下,他就可能不在人間了。
這真是生命攸關的一擲呀!對那句“堅持就是勝利”,裏奇體會得更深了一層。對他來說,堅持不僅意味著勝利,而且意味著生命!
經曆了這次九死一生的磨難,裏奇覺得自己比以前更堅強,今後無論遇到什麼逆境,都會以這次經曆作為鏡子,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
“感悟生命”
生命之可貴,在於人隻有一次生命,如果你不珍惜,就有可能在不經意間失去,而我們都知道,失去的生命就再也回不來了。
因此,隻要有一線生機,就不要放棄求生,否則即使自己不遺憾,也會令別人惋惜。
說到這裏,想起一個似乎與生命這個話題無關的小故事:
英國著名文學家克裏西,年輕時就對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從35歲起,他就樹立了做一名作家的雄心。他不斷地向出版社和文學報刊投寄稿件,全國的出版部門很少有被他漏寄的,但他得到的結果卻是743張退稿單。
應該說,這對任何人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放到別人身上,早就退縮了。可克裏西沒有這樣,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埋頭苦讀,筆耕不輟。他從退稿單中汲取力量,他說:“不錯,我正在承受人們所不相信的大量的失敗的考驗。如果我就此罷休,所有的退稿單就會變得毫無意義;而我一旦獲得成功,每一張退稿單的價值全部要重新計算。”
就這樣,這位勤奮和充滿信心的作家經過不斷寫作、投稿,直到最終得到編輯們的承認,後來他成了一名頗有成就的著名作家。
裏奇在地洞中求生的故事,其本質與這個故事其實沒有區別,如果他禁不住考驗,放棄了那最後一扔,那麼他前麵的所有努力,都會顯得沒有意義。他沒有放棄,所以他獲得了新生,這個價值對於裏奇來說,是無法用金錢來計算的。
堅持不僅意味著勝利,而且意味著生命,這種說法對裏奇而言,真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地洞逃生要訣”
將繩子固定在高點的訣竅是要用雙手和雙腳之間的抓繩往上爬,然後伸直腿,再次用手爬高。
身體差的人,如果底下有會爬的人幫忙,則也有可能爬一小段距離,底下的人可以用手從下麵托住身體差的人的腳,從而為其提供一個落腳處。
所有攀登技術較差或體質較差的攀登者也必須這麼做:彎曲,然後伸直腿(在繩子下方幫助者要用拳頭給他支撐)爬到更高處。不要用手拉,而要用腳蹬。
如果繩子貼在岩麵上,應該雙手交替著爬,並用腳在障礙物上找到支點。皮帶、電線套都可以在繩子上打結提供摩擦力來支撐身體。摩擦繩結不會在張力下滑脫,但可以在沒有重量的情況下向上滑動。這需要三個套子,兩個用於踏腳,一個用於繞在攀爬者的身體上。
如果救援者提供了梯子。
硬梯子:抓住橫梁而不要抓兩側的扶梯。如果可能,底下站一個人給予保護。
繩梯:在梯子後麵交叉雙手,抓住側邊的繩子(橫梁有可能鬆脫)。踩在橫梁上作為方便的梯子。在梯子後麵抱住雙臂可以使人休息一段時間。
鐵絲梯子:到後麵抓住橫梁,手掌對準自己。如果懸在空中,交替雙腿到後麵去,腳跟放在橫梁上。如果梯子靠在牆上,將腳趾放在橫梁上,跟平常上梯子一樣。
警示牌
從地洞內爬到洞口,應該完全放鬆身體。肌肉繃緊或呼吸急促,隻會使身體膨脹,那就更難爬出去了。呼吸恢複正常後,設法慢慢鑽出洞口。要有耐性,而且保持輕鬆。盡可能利用身體各部分移動。許多時候用腳蹬比用手拉更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