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和尚雖然還教過羅澤日語與俄語,但回想起來,教他英語的時間是最多的,可惜的是羅澤對這些拗口的鳥語實在不感興趣,若不是假和尚拿糖果哄他,現在這點兒他都不會學,所以其餘的兩國語言更是拿不出手了。
羅澤不像隻知道泡在網吧裏,混跡虛擬世界打怪升級的黃勇,在絕了靠鳥語吃飯的念想之後,又開始琢磨應該怎樣發財,甚至連去擺場子表演飛刀之類的想法都有過,可是除了飛刀的準頭還不錯,他既不會頂缸,又不會胸口碎大石,表演單一,估計也是收不到錢的,而且現在城管厲害,要擺一個場子實在是一件危險的事。
最後還是吳莎妮給了他一個建議,讓他在學校後門租一個小門市做鐵板燒,自己還有一年畢業,可以借助圍在他身邊的那些男人幫他把最初的人氣炒起來,誰要是消費少了,自己就擺出臭臉,讓那些男人乖乖的高消費。
羅澤接受了吳莎妮的建議,大概預計了一下,要做這個鐵板燒店至少需要三萬元的前期投資,可是盡管他兼了一些學校的雜務,可是還完了欠羅烈的七千八,現在手裏隻有兩千元的積蓄,實在不夠,而如果等他幾年後攢足了錢,吳莎妮已經畢業回東北老家了,校門外還有三家鐵板燒店,投資規模都在十萬元以上,沒她這個“狐狸精“勾引男人吃鐵板燒,他的小店要想得到最初的人氣與資金來源,實在是很難。
別看吳莎妮很對不起一個又一個在她身邊沒呆三五天的“男友們“,對羅澤這個兄弟實在是很不錯,當知道他的困境後,便告訴他,這三萬元由她想辦法借,算是合資,羅澤隻需要去學技術與負責經營。
農曆九月初九是羅澤二十歲的生日,而且很快就要到了,兩人商量好,等慶祝了生日之後,羅澤就向羅烈辭職,然後拿自己的兩千元積蓄去學習烹烤鐵板燒的技術,而吳莎妮隨時都可以借到三萬元,爭取在十一月開張。而名字兩人都取好了,就叫“兄弟鐵板燒“,算是紀念這段情誼。而吳莎妮的計劃是在自己最後的一學年內把三萬元借的本錢還了,今後所有的收益都歸羅澤,而這個計劃她是很有信心完成的,她不肯收那些有錢人的現金與貴重禮物是擔心拿人的手軟,甩起來會有麻煩,不過吃一頓千把元的鐵板燒還是沒問題的,隻是想到今後約會幾乎頓頓都要吃鐵板燒她都有些反胃。
離羅澤的二十歲生日還有十天,如果沒有意外,羅澤就會成為一個小鐵板燒的小老板,經營好一些,或者能夠擴店,發財還說不準,但至少能夠在這個城市立足了。
但意外發生了,這個意外,改變了羅澤一生的命運,而由於他的命運改變,也讓許許多多人的命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