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3 / 3)

(2)消炎痛:在用阿司匹林療效差,或毒副作用大時,可改用消炎痛。用量為每日每千克體重1毫克,分3次在進食中服用。療程為6個月。它也有顯著的抗風濕、解熱鎮痛作用。但亦有胃腸道反應,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很少數可能會抑製造血係統,出現血小板、白細胞減少,另外還可能有過敏性皮疹等副作用。

(3)萘普生:本品具有較強的消炎、鎮痛、解熱作用。用量為每日每千克體重9~12毫克,分3次口服,餐中服用。本品副作用少,可有輕度胃腸道反應、皮疹、頭痛、頭暈等,是較安全的藥物。

另外扶他林、痛滅定也可用於幼年型類風濕關節炎。

144改變病程藥物的應用

改變病程藥物能使病情緩解,阻止或延緩病情的發展,防止或減輕關節功能障礙的發生。因其毒副作用大,所以過去多在用非激素類抗炎藥治療類風濕無效時才加用。現在多在一經確定患有類風濕關節炎,在應用非激素抗炎藥的同時,即選用改變病程的慢作用藥。因幼年類風濕關節炎患病的是小兒,而許多慢作用的改變病程藥物對小兒的生長發育或生殖係統有影響,故應慎用。在臨床上一般選用瑞得或青黴胺。

(1)瑞得:瑞得是一種金製劑,有抗炎作用,能增強免疫抑製功能,有很好的抗類風濕作用,而且副作用較輕,是比較安全有效的藥物,也是治療幼年類風濕關節炎的首選改變病程的藥物。用量在開始時每日每千克體重0.1毫克,如無明顯副作用,一周後可增至每日每千克體重0.15~0.2毫克,分1~2次口服。雖然毒副作用小,但仍有可能出現腹瀉、皮疹、白細胞下降的副作用,但多輕微。

(2)青黴胺:青黴胺也是改變病程的藥物,治療幼年類風濕關節炎也有肯定療效,而且副作用也較少。用量為每日每千克體重10毫克,開始時用每日50毫克,如無明顯副作用,則可逐漸增加到每日每千克體重10毫克。服藥後病情緩解,一年後可逐漸停藥。如6個月無效,則改用其他藥物。青黴胺的毒副作用有過敏性皮疹,抑製造血係統而使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偶有腎功能受損而出現蛋白尿、血尿,也可有胃腸道反應。

145幼年類風濕關節炎的手術治療

幼年類風濕關節炎必要時也可以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指征是有頑固性關節攣縮,經藥物、理療無效時,可作軟組織鬆解術,以緩解關節的攣縮。對有關節強直畸形、關節功能嚴重障礙者,可行關節成形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以恢複關節的功能。對於因骨骺早閉伴骨縮短造成兩側肢體不等長的畸形,可作外科矯形手術,以矯正畸形。

146幼年類風濕關節炎患兒應定期複查

一般來講,如有病情改變應隨時去醫院,如無明顯病情變化也應每2~4周複查1次,病情緩解後也需要2~3個月去醫院複查。為什麼應定期去檢查呢?這是因為,一方麵去醫院,可讓醫生了解患兒在服藥期間藥物的療效如何,患兒有何反應,這樣使醫生能根據病情對藥物進行調整。如療效差,可加大劑量;如有輕的副作用,可針對副作用加用對症藥物;如無療效,或毒副作用過大者,應考慮減藥、停藥,或換用其他藥物,這樣可以有利於疾病的治療。另一方麵,治療類風濕的藥物,不論是非激素類抗炎藥、皮質激素,還是改變病程的慢作用藥,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有些毒副作用有明顯的自覺症狀,但有些卻不明顯,隻有通過化驗檢查才能發現。定期去醫院複查,通過檢查血、尿、肝功能、腎功能等,能及時發現有無異常,以避免藥物對重要髒器造成嚴重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