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隻為了服務(1 / 3)

除了這三點,每個人的價值體係都有其獨特的構成因素。例如,有的人認為,忠誠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處理事情時如果違反了忠誠的原則,即使有極大的獲利,也不輕易行動,否則就會受到內在良心的譴責。

因此,人們需要具備一套完整的價值體係,用來評估各種決策可能的後果,通過比較,從中選出最佳決策方案。

第二部分建立完善的企業係統第一節決策係統(3)

2.IBM的最佳決策五步驟

IBM公司具有一套係統的決策流程,叫做“最佳決策五步驟”。IBM所有的員工都可以根據“五步驟”係統地、循序漸進地製定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成功策略。實際上,每個企業都可以通過學習和借鑒IBM的“最佳決策五步驟”,科學決策,邁向成功。

IBM的最佳決策五步驟依次是:

第一步:明確決策需求和目標。

進行決策之前,需要明確決策的需求(包括促使決策的原始需求)和目標,唯有找出促成決策最原始的需求,才能找到最清楚的決策方向,才可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人類的觀念在不斷地更新和進步。每個人都應當努力去想象自己的目標,放飛自己的夢想。雖然人們的某些目標可能永遠無法實現,傾盡一生不斷攀登也無法達到最終的目標,但大多數的目標經過努力都是可以實現的。因此,決策本身就像爬樓梯,需要從一個台階爬到另一個台階,隻有一步一步地、不斷地設定和修正目標,才能不斷地接近最終目標。

第二步:明確是否需要征求員工的想法。

從發揚民主的角度出發,集體決策是非常重要的,但不意味著每個問題都需要通過集體決策來解決。例如,一個擁有300人的工廠,就沒有必要通過全員表決的方式來決定上班時間這樣的細節問題。

在進行集體決策時,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是否掌握了足夠的資訊來為決策提供支持?

換句話說,決策者是否進行了廣泛的谘詢工作,參考了多數人的意見,收集了各種信息,為決策提供依據。

2.員工是否具備決策的能力?

許多人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任何事情的決策都是參與決策的人越多越好。實際上,參與決策的人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和相關經驗等,否則人再多也不能保證決策的科學和正確。

3.員工是否有參與決策的意願?

並非所有的員工都有參與決策的意願。有的員工不願承擔因參與決策而帶來的相關責任,因而寧願放棄參與決策的機會,那麼此時就不能勉強員工參與決策。

決策不僅會發生在企業裏,即便是在家庭裏,也常麵臨需要決策的情況。例如子女教育的問題、日常生活的安排等,都需要家庭成員做出共同決策。而敢於做出決策的人,往往也是敢於承擔責任的人,無論後果是好是壞都必須承擔決策的後果。因此,不能承擔責任和後果的人,是不適宜被吸納進入決策集體的。

4.員工的參與是否會提升決策的接受度?

如果參與決策可以使員工對決策的接受度得以提升,那麼員工參與決策就會提高決策的有效性,並推動決策方案的順利實施。

5.員工參與決策是否可以加快決策進程?

第三步:比較各種備選方案

比較各種備選方案,然後確定最佳方案。如何才能理性地進行分析,正確地擬訂最佳策略?那就需要從需求的角度出發一一考量。

第四步:評估負麵情緒。負麵情緒往往幹擾決策者的理性決策,帶來很多不良影響。即使是知名公司的管理者做決策,也可能會受到主觀情緒的影響。針對可能的負麵情緒,你可以就下列問題進行比較全麵地思考:

1.你所掌握的信息準確嗎?信息來源是什麼?無論從短期還是從長期考慮,你都會做這個決策嗎?

2.決策結果對於其他正在進行的事項有何影響?決策對於組織其他部門是否會形成麻煩,或產生不良反應?

3.哪些因素可能改變?這些改變有何影響?目前或未來組織高層人員、管理和技術的改變,對決策有何衝擊?

因此,必須盡可能詳盡地收集各類資訊,全麵考察任何可能影響決策效果的因素。

第五步:選擇最佳決策方案。

在審慎地進行了前麵的四個步驟後,領導者已能清楚地掌握需求、目標、必須做的事、想做的事,此時通常不難選出最佳決策方案。

第二部分建立完善的企業係統第一節決策係統(4)

3.德魯克的決策六步驟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先生提出了決策的六步驟:

第一步:對所有的問題進行分類。

企業問題,有的屬於人事問題,有的屬於技術問題,有的屬於營銷問題,有的屬於行政管理的問題……,所有問題都需要先劃分種類。

然後要對問題進一步分類,比如哪些是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哪些是常常出現的問題,哪些是本企業特有的問題,哪些又是隱藏的問題等等。

第二步:對問題進行定義。

對問題進行定義,就是要對問題進行明確的表述,將具體情況闡釋清楚,並抽象出與問題相關的各種因素。

第三步:明確解決問題時的限定條件。

決策是要實現一定的目標,為了避免設定自相矛盾的目標,或者為了目標的順利實現,必須明確解決問題時可能遇到的一些限定條件,比如,銷售部門希望加大對產品的宣傳力度,但公司又不願意在這方麵增加資金投入,這就出現了矛盾。如果事先沒有考慮清楚就會影響決策的順利執行。

第四步:判斷哪些是正確的決策。

在眾多決策方案中,應先考慮哪些是正確的決策,而不是先考慮這樣的決策是不是能夠被接受和執行。如果是正確的決策,無論接受和執行起來有多大難度,都要堅持下去。

第五步:在做決策時,把執行的難度考慮進去。

如果決策方案很完美,但沒有可執行性,或者相關人員的執行力還不夠,那這樣的決策也是沒有什麼效果的。因此一方麵要做好決策方案,另一方麵要采取預防措施。

第六步:依據實際執行的情況檢驗決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決策是否正確,是否能夠得到有效執行,需要根據執行情況進行跟進和追蹤。如果決策者對執行過程疏於監管,沒有根據條件的變化做出及時的修正。那麼執行就會發生偏差,不能實現預期的目標。

◎味之都的品牌策劃

味之都從事中式快餐業的規劃確定以後,緊接著就是品牌策劃的問題。

無疑,這是一個品牌製勝的時代了。一個餐飲企業要有競爭力,必須有一個響當當的主推品牌。為此,味之都人又開始了耐心的市場考察活動。他們想到的思路是借力使力、借船出海。縱觀今天世界上那些偉大品牌,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在他們起步階段,都緊緊抓住了當時市場消費熱點,味之都也不例外。他們通過觀察了解到,上海人對雞類產品有濃厚的興趣,對吃雞情有獨鍾。於是,他們緊緊抓住這一點,在雞類產品上做文章,把它作為主打產品。

第二步,定位品牌。找到市場賣點以後,他們就開始了品牌的規劃,將品牌內容豐富起來。比如說為這個新品牌設計一個名稱、一個標識。今天我們看到的“味之都”這個名稱和“WISHDOING”這個標識很久以前就已經想到了,並著手實施。新品牌已經突破了以雞類食品為主打食品的限製,而是在中式菜單的科學規劃方麵進行了全新設計。碰巧的是,半年以後,“非典”瘋狂肆略,席卷全國,凡是和雞類有關的產品都銷量銳減,甚至有的企業都關門倒閉了。味之都因為有了對品牌提前進行了規劃,非常幸運地躲過了這場災難。所以我們說:品牌規劃越早越好,一個完善的品牌規劃係統是規避企業風險的重要手段。

第三步:特許經營和連鎖加盟。在中式熟食日益受重視的今天,理論上可以控製品質,但在短時間內,無法讓更多的人來認識、參與。因此,他們想到了特許經營和連鎖加盟,並且堅持以直營為主。味之都以前專心做直營,就是為現在能穩健地做特許經營和連鎖加盟做準備。開加盟店是一個重大決策,正是因為味之都有標準的決策流程、有完善的決策係統,使得他們可以在未來的品牌加盟的道路上可以步履輕鬆地走下去,可以擁有與麥當勞、肯得基一樣無限光輝的未來,這也是值得我們期待的主要原因。

第二部分建立完善的企業係統第一節決策係統(5)

科學決策需要注意的問題

1.調查研究是科學決策的前提

在做決策時,首先要把與決策有關的因素搞清楚,要進行一定的調查研究,在考慮了一些主客觀因素,做好一些必要的調查研究以後,再進行決策。

2.做決策要及時果斷

決策的時候必須當機立斷。因為有時候所花費的時間越長,損失可能就越大。決策時也許要承受損失,但目的是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或取得更大的收益。比如“9?11”事件發生以後,美國航空公司立即宣布裁員一半。因為公司已經預測到該事件對企業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因此,盡管需要支付一筆支遣費,但避免了今後更大的損失。有時候,為了企業的生存,可能要把一大批老員工辭退,這些人當中很多是公司的“功臣”,跟公司融為一體了,可是形勢所逼,或者是公司的戰略轉型,或者是末位淘汰,企業不得不將之辭退。當然,做出這樣的決策很痛苦,但很有必要,為了企業的發展,不得不為。

3.決策要具備持續性

決策需要一定的穩定性。這就要明確兩點:一是明確組織的目標。決策者在決策時,必須明確組織的目標是什麼,當出現新情況需要考慮改變決策時,要看改變決策是否對實現組織目標有利;如果沒有幫助,那就不要輕易改變決策。二是要建立互信機製。所謂互信,就是要通過溝通取得部屬的信任,從而做到讓公司的決策透明和長久。企業作為一個組織,不能突然提出一些決策,讓公司員工和客戶大吃一驚,而要在互信的基礎上,充分地溝通,取得相關人員的支持和配合。

4.通過情境模擬避免決策失誤

運用情境模擬可以有效地避免決策誤區,做出正確決策。通過情境模擬,可以對未來做出一定預測。例如,“9?11”事件發生後的第二天,美國最大的航空公司就宣布裁員一半,這一決策就是通過沙盤推演和情境模擬做出的。

另外,在現實生活中,會說話的人很多,會做事的人卻很少。因此,通過情境模擬,可以有效地挑選出真正能擔當職責的人才。

5.決策可以進行修正

並非每一個決策都是完全正確的,但是我們必須具備一種能力,使得這個決策即使在當時不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後續的一些決策能夠對前麵的這個決策進行一定的修正和完善,最終的效果能夠相差不遠即可。實際上,沒有一個決策是一步到位的,所有的決策都需要在執行中不斷修正和完善。

6.決策要民主,執行要獨裁

決策前要經過廣泛參與和集中討論,這就是我前麵說過的集體決策。我們參考了許多人的意見,就可以有效地防止決策的失誤。一個人的見識和智慧畢竟不能與大家的智慧相比。

決策一旦完成,執行就必須堅決。這裏的“獨裁”,是指堅守原則、貫徹到底。如果決策很科學,前景也很美好,但得不到很好的貫徹執行,那麼也是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關於執行問題,我們在下一章將詳細介紹。

◎味之都品牌加盟的決策

到了2006年,味之都在上海已經成功推出了60多家直營店。這在業內,已經是佼佼者了。但距離味之都的企業使命|——打造中式快餐第一品牌,打造100個千萬富翁、500個百萬富翁的目標還很遠,於是,他們決定進行特許經營。因為味之都的定位是全球華人第一快餐品牌,當然是點布置的越多越快越好。作出特許經營這樣的決策,他們也是相當務實的。

第一,他們是以直營為主,這就意味著他們是走穩健型的拓展之路,力求把品牌擴張的風險降到最低。

第二,為了讓加盟商在品牌的擴張中能切實地賺到錢,並且把經營風險降到最低,他們要求所有的加盟商都必須在味之都管理學院脫產學習兩個月,了解味之都品牌的發展之路,了解味之都的品牌文化,明確味之都對加盟申請人的要求。在味之都管理學院,他們將專業培訓與實戰演練相結合,既有關於連鎖加盟的理論知識,也有大量的關於中式快餐的經營技巧。現在,人們都稱味之都管理學院為加盟商孵化基地,是未來中國快餐業的人才成長搖籃。

第二部分建立完善的企業係統第一節決策係統(6)

第三,以分值來淘汰加盟商。廣大加盟申請人在味之都管理學院學習期間的成績,作為能否獲得加盟資格的重要參考依據。一般來說,分值達到了90分,加盟申請人比較容易被吸納。在80-90分之間,表明加盟申請人在經營管理方麵的才能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在70—80分之間,表明加盟申請人對味之都的品牌認識、專業管理的才能暫時還無法達到獨立經營的要求,相應地,就要在專業培訓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在70分以下,加盟申請人就會被取消本次加盟資格。在這種情況下,加盟申請人就必須在味之都管理學院繼續學習、繼續深造。正是通過這樣嚴格的分值考核,味之都為加盟商設置了一道門檻,也為自身的品牌的穩步拓展營造了一道防火牆。這樣做,一方麵可以降低品牌經營風險,另一方麵也迫使加盟商更專注、更專心、更專業,將自身的利益與與味之都的品牌拓展捆綁在一部戰車上。

我們有理由相信,隻要加盟主與加盟商能夠同心同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將會出現雙贏的局麵,雙方都將因此而受益。在連鎖加盟過程中,製約品牌拓展的“瓶頸”是加盟主與加盟商之間的矛盾。因為加盟主追求的是品牌的穩健發展,追求的是一種長期利益,而加盟商追求的是短期的現實利益。這也是許多品牌做砸了的主要原因。味之都認為,如果加盟商能夠為品牌價值的提升添磚加瓦、錦上添花,那麼這樣的矛盾是可以避免的,並且通過連鎖加盟獲得良性循環:品牌越大,加盟商將享受到越來越多的實惠。

高效決策特性分析

運用差異化策略,可以做出更有效、更有競爭力的決策。在當今社會,人們往往喜歡追趕潮流,因此如果能夠運用差異化思維,就可以創造出不同的結果。例如,百貨公司可以采用的差異化經營策略,就是選擇男性或女性等細分市場,有針對性地滿足目標顧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