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三流的員工(1 / 3)

除了這三點,每個人的價值體係都有其獨特的構成因素。例如,有的人認為,忠誠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處理事情時如果違反了忠誠的原則,即使有極大的獲利,也不輕易行動,否則就會受到內在良心的譴責。

因此,人們需要具備一套完整的價值體係,用來評估各種決策可能的後果,通過比較,從中選出最佳決策方案。

第二部分建立完善的企業係統第一節決策係統(3)

2.IBM的最佳決策五步驟

IBM公司具有一套係統的決策流程,叫做“最佳決策五步驟”。IBM所有的員工都可以根據“五步驟”係統地、循序漸進地製定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成功策略。實際上,每個企業都可以通過學習和借鑒IBM的“最佳決策五步驟”,科學決策,邁向成功。

IBM的最佳決策五步驟依次是:

第一步:明確決策需求和目標。

進行決策之前,需要明確決策的需求(包括促使決策的原始需求)和目標,唯有找出促成決策最原始的需求,才能找到最清楚的決策方向,才可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人類的觀念在不斷地更新和進步。每個人都應當努力去想象自己的目標,放飛自己的夢想。雖然人們的某些目標可能永遠無法實現,傾盡一生不斷攀登也無法達到最終的目標,但大多數的目標經過努力都是可以實現的。因此,決策本身就像爬樓梯,需要從一個台階爬到另一個台階,隻有一步一步地、不斷地設定和修正目標,才能不斷地接近最終目標。

第二步:明確是否需要征求員工的想法。

從發揚民主的角度出發,集體決策是非常重要的,但不意味著每個問題都需要通過集體決策來解決。例如,一個擁有300人的工廠,就沒有必要通過全員表決的方式來決定上班時間這樣的細節問題。

在進行集體決策時,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是否掌握了足夠的資訊來為決策提供支持?

換句話說,決策者是否進行了廣泛的谘詢工作,參考了多數人的意見,收集了各種信息,為決策提供依據。

2.員工是否具備決策的能力?

許多人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任何事情的決策都是參與決策的人越多越好。實際上,參與決策的人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和相關經驗等,否則人再多也不能保證決策的科學和正確。

3.員工是否有參與決策的意願?

並非所有的員工都有參與決策的意願。有的員工不願承擔因參與決策而帶來的相關責任,因而寧願放棄參與決策的機會,那麼此時就不能勉強員工參與決策。

決策不僅會發生在企業裏,即便是在家庭裏,也常麵臨需要決策的情況。例如子女教育的問題、日常生活的安排等,都需要家庭成員做出共同決策。而敢於做出決策的人,往往也是敢於承擔責任的人,無論後果是好是壞都必須承擔決策的後果。因此,不能承擔責任和後果的人,是不適宜被吸納進入決策集體的。

4.員工的參與是否會提升決策的接受度?

如果參與決策可以使員工對決策的接受度得以提升,那麼員工參與決策就會提高決策的有效性,並推動決策方案的順利實施。

5.員工參與決策是否可以加快決策進程?

第三步:比較各種備選方案

比較各種備選方案,然後確定最佳方案。如何才能理性地進行分析,正確地擬訂最佳策略?那就需要從需求的角度出發一一考量。

第四步:評估負麵情緒。負麵情緒往往幹擾決策者的理性決策,帶來很多不良影響。即使是知名公司的管理者做決策,也可能會受到主觀情緒的影響。針對可能的負麵情緒,你可以就下列問題進行比較全麵地思考:

1.你所掌握的信息準確嗎?信息來源是什麼?無論從短期還是從長期考慮,你都會做這個決策嗎?

2.決策結果對於其他正在進行的事項有何影響?決策對於組織其他部門是否會形成麻煩,或產生不良反應?

3.哪些因素可能改變?這些改變有何影響?目前或未來組織高層人員、管理和技術的改變,對決策有何衝擊?

因此,必須盡可能詳盡地收集各類資訊,全麵考察任何可能影響決策效果的因素。

第五步:選擇最佳決策方案。

在審慎地進行了前麵的四個步驟後,領導者已能清楚地掌握需求、目標、必須做的事、想做的事,此時通常不難選出最佳決策方案。

第二部分建立完善的企業係統第一節決策係統(4)

3.德魯克的決策六步驟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先生提出了決策的六步驟:

第一步:對所有的問題進行分類。

企業問題,有的屬於人事問題,有的屬於技術問題,有的屬於營銷問題,有的屬於行政管理的問題……,所有問題都需要先劃分種類。

然後要對問題進一步分類,比如哪些是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哪些是常常出現的問題,哪些是本企業特有的問題,哪些又是隱藏的問題等等。

第二步:對問題進行定義。

對問題進行定義,就是要對問題進行明確的表述,將具體情況闡釋清楚,並抽象出與問題相關的各種因素。

第三步:明確解決問題時的限定條件。

決策是要實現一定的目標,為了避免設定自相矛盾的目標,或者為了目標的順利實現,必須明確解決問題時可能遇到的一些限定條件,比如,銷售部門希望加大對產品的宣傳力度,但公司又不願意在這方麵增加資金投入,這就出現了矛盾。如果事先沒有考慮清楚就會影響決策的順利執行。

第四步:判斷哪些是正確的決策。

在眾多決策方案中,應先考慮哪些是正確的決策,而不是先考慮這樣的決策是不是能夠被接受和執行。如果是正確的決策,無論接受和執行起來有多大難度,都要堅持下去。

第五步:在做決策時,把執行的難度考慮進去。

如果決策方案很完美,但沒有可執行性,或者相關人員的執行力還不夠,那這樣的決策也是沒有什麼效果的。因此一方麵要做好決策方案,另一方麵要采取預防措施。

第六步:依據實際執行的情況檢驗決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決策是否正確,是否能夠得到有效執行,需要根據執行情況進行跟進和追蹤。如果決策者對執行過程疏於監管,沒有根據條件的變化做出及時的修正。那麼執行就會發生偏差,不能實現預期的目標。

◎味之都的品牌策劃

味之都從事中式快餐業的規劃確定以後,緊接著就是品牌策劃的問題。

無疑,這是一個品牌製勝的時代了。一個餐飲企業要有競爭力,必須有一個響當當的主推品牌。為此,味之都人又開始了耐心的市場考察活動。他們想到的思路是借力使力、借船出海。縱觀今天世界上那些偉大品牌,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在他們起步階段,都緊緊抓住了當時市場消費熱點,味之都也不例外。他們通過觀察了解到,上海人對雞類產品有濃厚的興趣,對吃雞情有獨鍾。於是,他們緊緊抓住這一點,在雞類產品上做文章,把它作為主打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