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糧油原料標準(一)(1 / 1)

我國是產糧油的大國,也是糧油進出口置較多的國家,根據各種糧油原料的不同特征和用途,我國已製定了科學而又符合實際情況的質量標準和相關指標的檢驗方法,並建立了嚴格的質量控製體係,以確保加工產品的質量,滿足生產和消費的需要,本章把幾種主要糧油原料的商品分類、等級標準、物理性質及化學組成、主要指標的檢驗方法等列出,並適當介紹一些國外的標準資料。

第一節分類標準

對糧油原料進行分類,是為了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對糧油資源的合理利用。

一、稻穀的分類

(—)、我國稻穀的分類

在GB1350-S6(稻穀)第1項中,根據稻穀的粒形和粒質分為三類:

1.秈稻穀:秈形非糯性稻穀。稻粒一般呈長橢圓形或細長形。按其粒質和收獲季節分為兩種:

(1)早秈稻穀:米粒腹白較大,硬質顆粒較少。

(2)晚秈稻穀:米粒腹白較小,硬質顆粒較多。

2.粳稻穀:粳型非糯性稻穀。稻粒一般呈橢圓形。按其粒質和收獲季節分為以下兩種:

(1)早粳稻穀:米粒腹白較大,硬質顆粒較少。

(2)晚粳稻穀:米粒腹白較小,硬質顆粒較多。

3.糯稻穀:糯性稻穀。按其粒型和粒質分為以下兩種:

(1)秈糯稻穀:秈型孺性稻穀。稻粒一般呈長橢圓形或細長形,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俗稱陰糯),粘件大。

(2)粳糯稻穀:粳型糯性稻穀。稻粒一般呈橢圓形,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狀(俗稱陰糯),粘性大。

以上三類稻穀中任何一類混入其他類稻穀(包括秈糯、粳糯互混)的允許限度為5.0%。

(二)國際上稻穀的分類

在國外,一般根據稻穀的顆粒大小和形狀分為四種類型。

根據以上四種類型,部分國家的原糧情況如下,緬甸:短粒拍60%,長粒稻25%;尼泊爾、泰國、老撾:長粒稻占多數;印度尼西亞:中粒稻占第一位,其次分為長粒稻;

菲律賓:長、中、短粒均有,以中粒為主;

日本:基本上都是短粒稻。

越南:長粒稻為主;

美國:長粒稻為主。

二、小麥的分類

(一)我國小麥的分類

在GB131-8.6《小麥》第1項中,根據各種春種小支的皮色和粒質分為:

1.白色硬質小麥:種皮為A色或黃白色的麥粒達70%以上(含70%),種皮為白色或黃白色的麥粒達50%以上(含TCC)。

2.白色嫩質小麥種皮為深紅色或紅褐色的麥粒達70%以上(含70%)種皮為深紅色或紅褐色的麥粒達70%以上(含70%)種皮紅色或白色互混,硬質率達50%以上:

3.硬皮紅色和白色互混,軟質率達50%以上(含50%)。

(二)澳大利亞小麥的分類

澳大利並小變以品種分成七大類,每一大類中蛋白質含量是最主要的指標,還規定麥粒g度、而P性質以及製粉質量等指標等。

1.澳大利亞上等硬粒小麥,具有良好的磨粉質量和均衡麵閉性質,蛋白質含量為13.0-15.0%。

2.澳大利亞硬粒小麥:蛋白質含量11.5-14.0%。

3.澳大利亞標準白麥:全澳小麥的代表品種,蛋白質含量9.5-11.5%。

4.澳大利亞軟粒小麥;蛋白質含量10.0%以下。

5.澳大利亞硬貢小麥:用於製作通心粉。

6.澳大利亞通用小專。

7澳大利亞飼料用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