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獨憶少年時(2 / 3)

虎子目送著丁公子的背影,好奇心又起,待他走遠,便跑去問陳叔:“爹,您認識他啊?他怎麼每次都奇奇怪怪的,也不同人說話,就一個人自言自語。”

陳叔剛想回答,突然想起了什麼,一掌拍在虎子的腦門上:“混小子,誰讓你動了,給我滾回去站好!還有,我告訴你,以後再敢亂說亂問,信不信我撕爛你的嘴?!”

虎子一臉委屈和不甘,卻隻好乖乖地走回去站著了。

那丁公子剛走出店鋪,便有幾名官兵跟著上來,他並沒有搭理,而是自顧自地走著,視若不見。官兵們也似乎習慣了這樣的跟從,麵無表情,隻是這麼跟著。

逛著逛著,眼見天色不早,其中一名官兵上前叫住他:“時間不早了,應該回府了。”語氣不似詢問,更像是命令。

丁公子置若罔聞,依舊這麼走著,那位官兵卻一步攔住丁公子的步子,“公子該回府了,晚回去下官無法和將軍交代。”他笑笑,似乎早已習慣了這樣的無奈,揮手示意改道回府。

隴君居位於錦廬城南,是個獨門獨院的宅子,城南偏離集市,所以平時這裏人煙稀少,即便偶爾經過的,定也以為這是某戶大財主的別苑,根本不會留意。隴君居的主子姓龍,戚閥上將軍龍威東便是。龍威東本是戚閥武將第一人,戰功赫赫。無論是兵強馬壯的呂閥,抑或是謀士如雲的丁閥一聽到龍威東的名字,無不退避三分。然而,當年叱吒風雲的人物,現如今,卻隻能蝸居一角,該歎英雄朽矣,還是悲鳴天意弄人?

十五年前的戰敗允江,是龍將軍一生最悲痛最無奈的記憶。戚閥上下無人願意提及這場戰爭。百萬雄師出征丁閥,本是手到擒來的勝利,可誰知戰況卻突然急轉直下,龍威東率領的戚閥精銳一夜之間潰不成軍,兵敗如山倒。三日之內,龍軍血染允江。允江之戰的一敗塗地,其中曲折難述,當中冤屈誰知?

消息傳回錦廬,戚天霸震怒,再者,龍將軍連年升遷,掌管戚閥重兵,朝野山下無不覬覦其位,羨之妒之,戰爭餘波未消,戚天霸即令龍威東卸除所有兵權,但念其多年戰功,保留其上將軍職權,閑置在家,看守人質。

說到人質,不得不提,這是戚閥在允江之戰唯一的戰利品——丁閥三公子:丁景清。

丁閥與戚閥中橫允江瀘水,三閥之中離得最遠,由於丁閥本身兵力最弱,地域最小,戚天霸的原意也很明顯,先滅丁氏,後絕呂族。於是十五年前的允江之戰就在理所當然和誌在必得的背景下轟然拉開帷幕。

丁閥主帥丁浩,本是秀才出生,為人陰柔有餘,剛猛不足。丁閥原也不是丁閥,而且丁浩正室景氏的的父親景海義打下的江山。景海義膝下無子,唯有獨女景鳳鸞,鳳鸞愛慕丁浩滿身才情,便執意嫁丁浩為妻。景海義原是不同意,可拗不過女兒的性子,隻好默許。就這樣,景海義死後,丁浩理所當然坐穩了主帥的位子。然而丁浩也不是一般書生,舞文弄墨不在話下的同時,兵家之事也是知之不少。景軍在經過丁浩的重整與擴充後變為了今日的丁閥。故今日丁閥的三位公子名字中都有景字,怕也是丁浩對嶽丈景海義的尊重與緬懷吧。

抓回丁景清的那年,他才五歲。景清是丁浩景鳳鸞的幼子,同母哥哥便是二公子丁景熙。景鳳鸞雖是正室,卻沒能為丁家添上長子,卻給妾室王氏占了先機,長子丁景源便是王氏的兒子。丁浩偏寵王氏,丁景源又是長子,更是深受父親的疼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