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村屬於洪江縣南頭鎮,洪江縣在古代有魚米之鄉之稱,但隨著時代發展,改革不到位,現在已經成為全國貧困縣了;而南頭鎮在洪江縣屬於貧困鎮,至於新河村卻是南頭鎮的拖油瓶。
新河村距離南頭鎮街道足有二十多裏,隻有一條坑坑窪窪的石子路通向那裏。
新河村村民一年平均收入一千都不到,屬於剛過溫飽線,而譚文林家因為父親的醫藥費已經債台高築,比起其他村民家是更加不如。
他走出家來到村東一片蘆葦蕩前,這蘆葦蕩方圓隻有二裏多路,裏麵稀稀落落的蘆葦迎風飄動。
“那事是發生在1997年,離現在不過是一年時間,應該有搞頭。”譚文林看著蘆葦蕩,不禁點點頭,不再繼續逗留,他快速向村部走去。
新河村村部是三間破敗的瓦房,孤零零的立在村南頭,距離其他居民房屋有一段距離。
譚文林來時,村支書張德貴等一幹村子班底正在開會。
村支書張德貴有五十多歲,雙鬢略有斑白,他見譚文林進來,先是客氣的問了一下譚長強的傷勢恢複情況,又問譚文林考上大學沒有。
譚文林搖搖頭,就道:“德貴叔,村東頭那片蘆葦蕩村裏願不願讓人承包?”
張德貴一聽,好奇的道:“那片蘆葦蕩是村裏的,但因蘆葦最近幾年市場不好,就一直沒有人打理,你問這些幹什麼?想承包嗎?”
“是啊,我想承包那片蘆葦蕩,不知多少錢一年?”譚文林說出自己來此的目的,就眼望著張德貴。
張德貴等人一聽譚文林真要承包蘆葦蕩,都驚奇的互相看了看,這蘆葦蕩已經多年沒有人打理了,現在荒蕪的不成樣子,再加上現在蘆葦市場不好,更加沒有人理會了,他們都不明白譚文林為什麼承包它?難不成因為沒有考上大學受刺激了?
“咳。”張德貴咳嗽一聲,“文林啊,我和你父親不是外人,我得勸你一句,以前也有人想承包蘆葦蕩,但都因難而退了,你確定要承包?”
“是啊。”譚文林肯定的道。
“好吧。”張德貴見譚文林堅持,就沒有繼續勸說,“這蘆葦蕩雖然荒蕪了,但畢竟是村裏的,村裏不能一分錢不收就承包給你,這樣吧,一年五百,你打算承包多少年?”
譚文林一聽點點頭,這個價格很是公道,比自己想的還要低一些。
“承包三年吧。”
“嗯,既然你決意承包,剛好村班子都在這裏,我看可以。你等一會把承包費送來,我們簽訂一份合同就行了。”張德貴道。
“嗯,謝謝德貴叔。”譚文林一聽張德貴等人同意將蘆葦蕩承包給自己,心中這才安定下來,他禮貌的對眾人打過招呼就離開了。
譚文林一出村部,就思量從哪裏弄這一千五百塊錢承包費,自家是一分錢拿不出來了,看來隻要到大伯家借借看。
譚文林想到這便直接奔自己大伯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