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序 好文章,童叟無忌(1 / 1)

接多年好友劉孝存電話,說是江蘇文藝出版社組織一批有點名氣的作家出版發行個人散文集,閱讀對象為中學生群體。因為我沒什麼名氣,所以格外感謝孝存兄和江蘇文藝出版社,並很認真地整理我已經發表過的眾多散文,試圖從中選擇出不至於誤人子弟和有“不良”傾向的篇目。結果是,我覺得自己的每一篇散文不敢說有什麼宏大的主題,深刻的意義,出眾的文采,點睛的哲言,但至少都不會引起中學生和他們老師的反感,也許還能有些閱讀樂趣。

其實,我寫文章,本來就沒有針對過特定讀者對象,無論我創作過的電影、電視劇、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詩歌、報告文學還是散文,無論這些文體所描述的內容和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希望男女老少皆能接受,不管觀眾和讀者的身份、年齡、閱曆、性別如何,不管他們有文化還是沒文化,是高貴者還是卑賤者,我都希冀他們能從我的作品中尋找到心有靈犀之處,蕩氣回腸也好,快意恩仇也好,賞心悅目也好,哀痛憂傷也好,哪怕僅僅是會心一笑,甚至是嗤之以鼻,我都會欣慰和感激。

我想,中學語文教科書裏所被精心收錄的各種題材與體裁的作品,那些原作者的本意絕不是隻為了中學生寫作,他們的目標一定和我一樣,是社會大眾。正由於他們寫作的目標是社會大眾,因而才具有了生命力和被傳播的價值,其中的一部分乃至成為了經典,被幾代中國人當做範文。

於是,我總結出一個淺顯的道理,那就是,好文章,童叟無忌!也就是說,無需專門為中學生寫作,隻要作者是真心,有真情,說真話,敘真事,伴隨網絡長大的一代中學生們就不會將這種文章拒之千裏。

當然,盡管我自認為是以真心、真情、真話、真事在寫作,可還是不敢給自己的作品貼上好文章的標簽,終究,除了上述的四真以外,寫作技巧、行文風格、文字基礎、理論背景、洞察能力、曆史積澱、心路曆程、敘事視野等寫作要件對一篇文章的好壞與否也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而,我還是對我已經發表的散文進行了篩選,一是保持內容豐富而不繁雜,二是力求散文形式的多樣化,目的是,既對得起自己,更要對得起中學生讀者!

是為說明,也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