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海邊買房本來關我屁事,當然,我也用不著拿打醬油和做俯臥撐作為關我屁事的借口,不過,看著那些在海邊買了房的人得意洋洋地炫耀,看著那些以大海為招牌而把房價忽悠上天的房地產商們的暴利,又忍不住要以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心態說上幾句逆耳忠言。聽不聽是您的事,說不說是我的事。

從過日子的角度來說,海邊肯定不好住,否則,人類已經有了幾千年文明史,帝王將相們肯定會首先把宮殿或深宅大院蓋在海邊,一邊聆聽著驚濤拍岸,海風呼嘯,一邊彰顯著皇恩浩蕩,官威凜凜。但根據考古得出的結論,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古今中外哪個皇帝把宮殿蓋在沙灘上。皇帝不蓋,他的臣子們自然也不會來蓋,否則,是找死,何況臣子們也知道海邊不好住的淺顯道理。到了資本主義社會,與封建王朝盡管是政治死敵的資本家們,而在享受上絕不落後於皇家,但同樣不把豪宅建立在海邊,至於蓋些酒店和別墅,那僅僅是為了一年之中來度幾天假而已,沒見哪個資本家長年累月地自願住在海邊,樂不思蜀。

其實,在沒有規劃部門和國土部門的朝代或時代,誰想在海邊蓋房子都行,蓋多大也沒有城管阻止。但是,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在海邊蓋房子居住是傻冒,即使是社會底層的平民百姓,略微有點條件的,也不會把房子蓋在海邊,隻有最窮苦的人(比如流浪者,比如隱名埋姓的罪犯,比如乞丐,比如饑寒交迫的漁民)才無可奈何地居住在沙灘上。

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海邊有著一係列不適於過日子的缺陷和風險,首先是海邊的空氣過於潮濕,鹽分過大,不僅建築材料和生活用品易於被腐蝕,壽命縮短,而且身體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導致各種疾病,起碼風濕是避免不了的;再有,海邊的烈日太毒,加上鹽分吸熱,稍微一曬,皮膚發黑不說,還會爆裂;至於台風、颶風、海潮、海嘯隨時可能到來,一般的房子經受不住這種侵襲,生命安全及財產安全得不到保障;還有在海邊居住,必須承受夜晚的恐怖氣氛,那種陰森、詭異、可怕,神經脆弱的人肯定會嚇得縮在被子裏不敢露頭。

綜觀世界,所有海邊城市的發展,基本上是以港口為前驅,立足之後,成規模地向陸地縱深拓展,沒有沿著海岸線一字鋪開的,從此經驗來看,就可以驗證海邊不好住的觀點,而我們的先人,在居住問題上,絕不比我們傻。比如歐洲中世紀的城市下水道裏就可以跑馬車,秦始皇的陵墓裏都有排水設施,而我所居住的城市,居然在1990年代修建最寬的城市幹道時,“忘記”了修下水道,所以一下雨,路麵就積水。

那為什麼現在海邊的房子,尤其是緊貼著沙灘的所謂一線海景房會賣出天價呢?答案也不複雜,就是某些政府部門和房地產商勾結起來,利用各種權力,包括土地使用權及話語權,大量占用本來廉價的公共資源,煽風點火,忽悠民眾,把海邊說得天花亂墜,有意掩蓋海邊的缺陷,套取百姓上當,牟取不當利益,甚至中飽私囊。

當然,從眾心理這時也在起作用,看到別人在搶購商品,若是自己不買,怕失去占便宜的機會,更有以投資為由,炒房炒地,層層加碼。其實,很多海景房並沒有住人,都在那裏空著,待價而沽,因為很多有錢人還是知道海邊不好住的道理的,同樣在我所居住的城市就是如此,一到晚上,高樓林立的海邊一片漆黑,猶如鬼城。

中國若是開收房屋閑置費,就不會有這麼多囤積房屋的,房價也會迅速降下來,但這傷及眾多有錢有勢人的利益,他們對某些政策的製定又有舉足輕重的決定權,因而估計很難。

有人會指責海邊不好住的說法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我想告訴批駁我的人,很多漁民祖祖輩輩住在海邊,他們隻有辛酸和心酸,而一旦有錢,他們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遠離海邊的地方買間房。